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人烟火起湟中”(简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
作者:宋立业  来源:雪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汉人烟火起湟中”(简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
的拉让江--论马来西亚诗人田思的诗歌创作
作者:陈望衡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中国古代诗歌  风情诗  诗歌创作  历史人物  地域文化色彩  王安石  砂捞越  豪放洒脱  情感节奏 
描述:时又具有强烈的马来西亚地域文化色彩。
论题壁——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
作者:吴承学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  《全唐诗》  《宋诗纪事》  诗歌创作  王安石  传播形式  剑南诗稿  传播方式  人文景观  《梁书》 
描述:论题壁——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
宋代九僧 惠崇数第一
作者:李加林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唐宋诗  胡应麟  北宋  神秀  明代  著者  苏东坡  雪松 
描述:书中赞誉惠崇尤杰出也。他最欣赏惠崇的诗句有:阴井生秋草,明河沏晓迟,河水坚度马塞雪密藏雕,雪残僧扫石,风劲鹤归松探骑通番垒,降兵逐汉旗,地遥群马小,天阔一雕平等。
原怨——释钱钟书的《可以怨》
作者:陆文虎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韩愈  可以怨  文学主张  作家  戴震  原道  钱钟书  伤痕文学 
描述:先生的《可以怨》,揆其内容,则不啻一篇“原怨”。
宋代《史记》人物史评与评之比较举隅
作者:黄秀坤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史评    宋代  张良  苏轼  王安石 
描述:益彰。
“女鬼”与“鬼”——从《聊斋》看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对“阴
作者:蔡九迪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中国文学  十七世纪  《牡丹亭》  人格化    蒲松龄  女鬼形象  “鬼气”  汤显祖 
描述:于女鬼及与当时文化、思想潮流的关系。 女鬼形象在十七世纪文学中的特殊地位与当时社会上对美貌才女之死的强烈兴趣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兴趣在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里得到了最集中的反映。《牡丹亭》
社会政治的呐喊——试析北宋思想家李觏的时事
作者:吴智昌 彭为福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时事  时事  社会政治  社会政治 
描述:李觏的时事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是他的社会政治呐喊的重要部分。在他的时事里,他关心时政民瘼,为人民疾苦奔走呼号,拥护社会政治改革,鼓吹富国强兵的主张,并以切肤之痛,抨击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李觏的时事
取譬巧妙 意味深长——评中的比喻
作者:谢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喻式  文学史  谢灵运  人间词话  评论语言  颜延之  晏几道词  梦窗  刘克庄 
描述:我国历代文学史,文人传记以及诗话、词话之类的书籍中,有相当精彩的评。其中有些评,运用比喻修辞或类似比喻修辞的方法,使其评论语言特别具体、形象、贴切、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比喻式的
人情的浓缩 世态的画图──古代交际逢聚的运用
作者:竺柏岳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态  画图  杜甫  信息传递方式  崇高美  孟浩然  落花时节  王安石  后二十年  偶然相遇 
描述:人情的浓缩 世态的画图──古代交际逢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