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
作者:匡扶 来源:甘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思想 王安石 范仲淹 白居易 庆历新政 北宋时期 司马光 改革主张 御用文人
-
描述:至于谈到他的政治思想时,一般总是带着惋惜的口吻,归结于“保守”两个字。逮至“四人帮”御用文人们的笔下,虽然也不得不对他艺术上的成就稍予肯定,却在政治上把他“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
-
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
作者:方如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两浙路 社会经济 两浙地区 海外贸易 王安石 宋太祖 丝织业 唐末五代 海塘
-
描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越降宋,钱俶“遂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兵十一万五千三十六”,归附宋朝,从此浙江成为
-
北宋三司使的性质与相权问题
-
作者:付礼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使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北宋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司马光 相权 枢密使 学术界
-
描述:此,
-
流云四首
-
作者:吴淮生 来源:朔方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寒山 天堂 都城 王安石 汤显祖 流云 热带丛林 售票员 优越感 浦东新区
-
描述:流云四首
-
白寿彝先生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读后
-
作者:刘统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通史》 白寿彝 辽宋夏金 少数民族政权 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史 王安石 赵匡胤 君臣关系 卷读
-
描述:五代辽宋夏金这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传统史学观点都认为这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二个分裂时期。战争的杀戮和人民的苦难,给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重的阴影。然而人们也不否认:“积贫积弱”的宋朝,曾拥有中国“四大发明”的3项,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
-
文人的怪
-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人 《拗相公》 宋仁宗 欧阳修 政治变革 《京本通俗小说》 吕惠卿 司马光 神宗
-
描述:文人的怪──素描王安石李国文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大政治家,但也是个大怪人。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王荆公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弊,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时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
-
五溪山色——美
-
作者:刘之沛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华山 青阳县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刘禹锡 唐代诗人 太平湖 安徽省 五溪山 长江
-
描述:……自是造化一尤物,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
-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
作者:王水照 来源: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评价问题 朱子语类 知贡举 先王之道 曾致尧 曾巩 朱熹 程朱理学
-
描述: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
重新认识会意字
-
作者:石云孙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会意字 新认识 《说文》 形声字 汉字的表意性 《字说》 王安石 “手” “会意” 象形字
-
描述:重新认识会意字石云孙重新认识会意字,是汉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学术界有一个争议,即汉字究竟是形声字多还是会意字多。这涉及到对汉字的总体认识,值得研究。传究小学有所谓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二书是用字法。会意...
-
谈中医外科伪书之一——疮疡经验全书
-
作者:干祖朢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外科正宗 伪书 价值估计 王安石 外科精要 宋代 辨伪 孔子 春秋
-
描述:孔子的春秋为断烂朝报,其意谓春秋即使真为孔子所作,亦未必因真而即有价值。列子为张湛伪造,内经讬名黄帝,本草假说神农,但是它的价值,更不以其非真而低落。再谈伪书的来历,真是五花八门。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