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读〈孟尝君〉》赏析
作者:林中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孟尝君〉》  赏析  王安石  高中  阅读 
描述:王安石《读〈孟尝君〉》赏析
王安石《读孟尝君》质疑
作者:李国栋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读孟尝君  史记散文  政治理念  逻辑推断 
描述:王安石《读孟尝君》质疑
吕陶校笺
作者:周静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  宋史  王安石  成都  校笺  郎中  梓州  事略  到任  致仕 
描述:字符钧,彭山人。"
阅读训练十五:《文天祥
作者:杨小龙  来源:新高考(高二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天祥  张弘范  欧阳修  江万里  王应麟  忠臣义士  阅读训练  枢密使  安抚使  宦官 
描述: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
《陈郁》即将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宝安党史通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郁》即将出版
论对王安石《读孟尝君》误读
作者:关山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唯道德理性  唯道德理性  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  创作心态  创作心态 
描述:尝君》正是巧妙利用借题发挥的方式,抒发心中块垒的妙文。
真善相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思想影响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情感的升腾与语言的实践相——《老师领进门》教学谈
作者:谢增焕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领进门》  浙教版  第十一册  小学  语文  刘绍棠  教学设计 
描述:情感的升腾与语言的实践相——《老师领进门》教学谈
造型似而尚气韵,色墨而重笔意:从《蓬莱山水图》看张大千泼
作者:箫桑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征  张大千  泼彩  色墨  重笔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笔墨技巧  蓬莱  李瑞清 
描述:,三十年代即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曾去敦煌临摹壁画和雕塑三年,画风为之一变,晚年栖身巴西,又创泼墨、泼彩画法,从而成为这一画风的代表人物。
用事人不觉,山水真情——王安石诗《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作者:赵洪玲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著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