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23)
报纸(584)
图书(117)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32)
地方文献 (205)
红色文化 (36)
非遗保护 (33)
地方风物 (16)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60)
2012(122)
2002(19)
1999(36)
1995(21)
1993(20)
1990(73)
1989(20)
1987(23)
1985(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48)
江苏地方志(6)
明清小说研究(4)
修志文丛(4)
文学评论(2)
法音(1)
北方文学(中旬刊)(1)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
桂海春秋(1)
江西地方志通讯(1)
山,流淌着……——王安国创作歌曲选《放歌汉江源》
作者:胡远清  来源:音乐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国  声乐作品  歌曲作品  舞蹈音乐  汉江源头  创作歌曲  音乐文化  民间歌曲  旋律发展  民间音乐 
描述:山,流淌着……——王安国创作歌曲选《放歌汉江源》
变法革新和陶冶人才——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作者:吴玉琦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言变法;并从变法的政治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陶冶人才的思想。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以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广阔视野,统筹全局,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陶冶人才措施,既解决了人才的有效培养问题,又解决了人才的必要待遇、合理选拔和恰当使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的这些见解,尽管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从陶冶人才的角度看,不无可取之处。我们应以批判态度,认真研究,推陈出新,引为借鉴。
浅议北宋熙宁年间的役法改革——兼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役法问题
作者:张伟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免役法  北宋时期  熙宁  浅议  改革  差役  户等  在役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宰执王安石一改役制,废差役而行募役。这一改革举动,立即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批官僚士大夫的强烈反对。数年后,王安石被迫去政,新法即被废止。对北宋时期这一场变革与反变革,向来众说纷纭,仁智互见。本文试图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作一探索,略陈管见。
一幅美不胜收的农村生活画卷-刘绍棠的中篇小说《鱼菱风景》
作者:谢万霖  来源:北疆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幅美不胜收的农村生活画卷-刘绍棠的中篇小说《鱼菱风景》
几本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青年作者的作品(“运河的桨声”刘绍棠
作者:鄧吉  来源:读书月报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几本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青年作者的作品(“运河的桨声”刘绍棠
王安石《韩子》诗辨析 : 兼析历来对王氏韩的争议
作者:寿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孟子  王氏  吏部  蒋堂  《原道》  临川  岁时 
描述:辈与同行。
反对文艺队伍中的修正主义-刘绍棠沈仁康等同志的意见
作者:宋垒  来源:文艺学习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反对文艺队伍中的修正主义-刘绍棠沈仁康等同志的意见
正确地理解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作者:彭继昌  来源:文艺学习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正确地理解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看得深些想得透些(本期123页李浩同志的《三访“急先锋”
作者:凌璞三  来源:鸭绿江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看得深些想得透些(本期123页李浩同志的《三访“急先锋”
前进在现实主义航道上的桨声-刘绍棠同志的中篇小说创作
作者:万陆  来源: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篇小说创作  作品  叫天子  老运河  航道  革命现实主义  中年作家  北运河  蒲柳 
描述:河长长的流水,荡起他心潮的桨声的是时代的波涛,革命现实主义的航道正把他引领进“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可是,正当“令人激动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引起我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