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熹的读书治学方法
作者:张立堂  来源:石油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治学  朱熹  “三到”  程朱学派  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  书本知识  注重实效  穷理  继承创新 
描述:朱熹的读书治学方法
朱熹二贴考
作者:郭齐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宋会要辑稿》  《续集》  太夫人  台州  陆九渊  元元  临海县  朱熹文集  翁方纲 
描述:朱熹二贴考郭齐《三希堂法贴》载有朱熹《六月五日贴》一首,全文如下:"六月五日,喜顿首:奉告,审闻回况为慰。讯后庚暑,侍履当益佳。庙额闻已得之,足见朝廷表劝忠义之意。记文久已奉诺,岂敢食言?然以病冗因循,遂成稽缓。今又大病累月几死,近日方有向安意。若以...
宋画成就特色与性理之学
作者:李德仁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理之学  穷理尽性  画家  宋代绘画  朱熹  儒学  王守仁  宋代文化  陆九渊  气韵生动 
描述:四、极重创新,画家个人独创特色非常明显。宋画何以会具有这些特色呢?艺术的繁荣当然与社会的相对安定、经济的发达繁荣有重要关系,但却不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关系,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是当时的文化学术。比如汉
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
作者:沈清华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心性论  道德修养  培养目标  理学家  陆九渊  朱熹  天人合  心与理一  人性的内容 
描述: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沈清华张(1133─1180),字敬夫(钦夫),号南轩,今四川绵竹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曾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一生著述丰富,贡献杰出。在宋明理学中,心性是理学的核...
历史中闪回着的黄袍——宋代的文运昌盛与书院文化勃然大兴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江书院  宋代  白鹿洞书院  闪回  江西  历史  陆九渊  大兴  理学 
描述:经典.自己做了皇帝。这领加在武将身上的黄袍.从此被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史籍之中。
老僧笑质阳明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继承和发展  明代哲学  程朱学派  陆九渊  明代中期  科举取士  王守仁  灵隐寺  教育家 
描述:老僧笑质阳明
从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
作者:明森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本体论  大乘佛教  新儒学  王阳明  “心”  陆九渊  天地之性  如来藏  传统儒学 
描述:之性”,程朱的“天理”,还是陆九渊的“心”,王阳明的“良知”,都不是传统儒学的作为具体人的现实具体之心性,而在相当程度上已具有本体的性质,与佛教的“佛性”、“心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宋明
朱陆教育思想比较
作者:彭元龙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教育思想比较  道德修养  封建伦理道德  封建皇权  不同之处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哲学思想 
描述: 对朱陆之间的论争,黄宗羲曾说:"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既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朱陆之争,不是由于二者路线不同,他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只是入手有异.要对朱陆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首先要对他们在哲学思想上异同有所了解.
中国古代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作者:周桂钿  来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家  孔子  二者关系  人性论  哲学思想  朱熹  陆九渊  三个问题  独尊儒术  董仲舒 
描述:以我们还是先从孔子讲起。
太极图的来源
作者:李学勤 邢文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无极图  《太极图说》  《道藏》  道教南宗  《参同契》  “太极”  陆九渊  毛奇龄  《宋史》 
描述:太极图的来源李学勤,邢文太极图从何而来?宋人朱震《进周易表》记述: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沉传计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