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66)
报纸(787)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6)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25)
地方文献 (5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1)
2011(524)
2010(514)
2007(386)
2004(215)
2001(219)
1994(209)
1986(160)
1979(36)
1962(13)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2)
新闻战线(7)
中学生(6)
中国花卉盆景(5)
河南社会科学(3)
中华书局(2)
成长(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新会计(1)
“漫灭”不“可识”吗?
作者:西塞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王安石  文字  名称  花山  读作  模糊  注释  三期  褒禅山 
描述: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三期《既已“漫灭”何又“可识”?》一文,谓统编语文教材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的注释错了,认为句中的“为”应读作“谓”,“为文”就是“谓文
既已“漫灭”何又“可识”?
作者:向新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花山  模糊  文字  注解  通用教材  褒禅山  名称  直译  高中 
描述:一下: 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磨灭。〔按:不可辨认。〕唯独有文字还可以辨认。退一步讲,
宋诗鱼话举要(三)--托鱼即兴
作者:佳民  来源:渔业经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隐喻  黄庭坚  宋诗  王安石  政治讽刺  即景抒情  渔船  鲤鱼  黄州 
描述: 宋诗有关渔(鱼)的内容,大量地是托鱼即兴的诗篇。即在游览山水胜迹中,即景抒情,观感之作。但其中也不乏政治讽刺或发牢之类的隐喻。如苏轼政治上失意之后,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许多诗既写其
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
作者:魏为秋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景艺术  古诗  造境艺术  诗歌教学  王安石  美学特征  词的使动用法  完美结合  《望天门山》  初中语文课本 
描述: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
“右文说”说
作者:刘又辛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右文说  说文  王安石  假借字  声符  金文  文字学  字义  汉字 
描述:二人以后,许多研究文字的人,多根据楷书结构说字义。这又可以分成两派:一派以王安石、陆佃为代表,一派以王圣美、王观、戴侗等人为代表。
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
作者:沈元林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诗赋取士  宋代诗文革新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科举改革  《三朝北盟会编》 
描述: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沈元林苏轼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表现,历来是为人所肯定的。本来,作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家之一,与韩、柳、欧阳齐名的苏轼,能够得到肯定,也属当然。不过,当我们深入研究,就觉出了个矛盾的苏轼。从《苏东坡全集》来看,总聚其间的...
深 难 奇——调研工作的三种境界
作者:徐松竹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研工作  王安石  三种境界  指导意义  褒禅山  中国人口政策  中国人口问题  书法艺术  突出问题  株洲市 
描述:调研,对工作有何助益?因此,深入调研,提出新颖独特的科学创见,对解决改革开放中的许多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马光集版本渊源考
作者:李豫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文集  王安石  资治通鉴  渊源  公元  商务印书馆  绍兴本  哲学社会科学版  宋孝宗  影印本 
描述:他有关的最早刊本与宋代公私书目之疑难著录,也进行了考证与存疑说明。
天柱原本古南岳 皖省源头皖公山
作者:郑炎贵  来源:旅游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南岳  天柱山  王安石  三国时代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庭坚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岗岩  《孔雀东南飞》  山岳型风景区 
描述:天柱原本古南岳皖省源头皖公山○郑炎贵崇尚五岳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五岳之一者南岳尊号却有过变迁转移。坐落在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曾是早于湖南衡山的古南岳。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记载:早在西汉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汉武帝...
避讳略说
作者:章惠康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封建社会  史记  封建时代  十三年  唐太宗  旧唐书  司马迁  秦始皇  王安石 
描述:避讳,称为“讳”或“公讳”,后者因全家都避讳,称为“家讳”或“私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