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6)
报纸(85)
学位论文(45)
图书(15)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9)
地方文献 (64)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
2010(71)
2009(55)
2008(26)
2007(38)
1996(20)
1992(10)
1991(16)
1987(15)
1981(5)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3)
新闻爱好者(2)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福建史志(1)
同舟共进(1)
大地周刊(1)
大地(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电影评介(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论汤显祖的诗学与晚明曲学批评
作者:黄振林 李雪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学  晚明曲学  传奇批评 
描述:集中体现了汤显祖诗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即倡导"意趣神色"的诗学本质,讲求"字句转声"的曲学声律,和追寻"率性而已"的诗学实践
论「君子以为文」-周礼内蕴的人文主义崇祀
作者:严定暹  来源:复兴岗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君子以为文」-周礼内蕴的人文主义崇祀
王安石《诗经新义》的「君臣」与「君子小人」
作者:张琬莹  来源:东吴中文研究集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新学  君臣  君子小人 
描述:王安石《诗经新义》的「君臣」与「君子小人」
“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
作者:戴健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诗》教 
描述: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为晚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之例证。
汤显祖“因梦成戏”戏曲的形成及其审美价值
作者:储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因情成梦  以梦写情  因梦成戏 
描述:实、寄托理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剧作意蕴风格、艺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戏曲编创的“主脑”与关捩,其中涉及到中国古典戏曲美学诸如“虚实”、“体用”、“传奇”、“真幻”等审美范畴.
勇于探索推陈出新:评蒋家俊、吴宣恭教授主编《社会主义政治
作者:杨时旺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  教科书  经济增长  新编  少而精  基本理论  财经类  计划调控体系 
描述: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迄今该教材累计发行已达100多万册,是全国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教材。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后,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全国财经类高等院校政治经济社会主义部分教材急待修改,青黄不接。恰在此时南方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问世了,适应新的形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编》出版具有主要的理论意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
作者:郑忠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奎章阁  政治生涯  道园学古录  知识分子  仕宦生涯  国子监  燕铁木儿  经世大典  知止 
描述:“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郑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每个人都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他们思想着,行动着,也许他们还不曾意识到他们自己思想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融,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省会各界举行春节军民联欢大会,省委书记周礼和湖南军区政治
作者:暂无 来源:新湖南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省会各界举行春节军民联欢大会,省委书记周礼和湖南军区政治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政治法应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作者:张文显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  法律体系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权力  独立的法律部门  政治主体  政治关系  国家权力  政治行为 
描述: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认真对待。因而,为了建立民主政治法律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引导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政治法是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作出充分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