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94)
报纸(1991)
学位论文(157)
图书(77)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46)
历史名人 (1595)
地方风物 (8)
红色文化 (4)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71)
2011(483)
2006(203)
2005(169)
2000(65)
1998(65)
1997(44)
1995(37)
1993(33)
1987(50)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49)
戏剧艺术(33)
艺术教育(10)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8)
中国典籍与文化(4)
集邮博览(3)
剧坛(2)
南苑(1)
音乐爱好者(1)
歌曲(1)
二晏概论
作者:吴林抒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晏  晏殊  晏几道  花间  冯延巳  小山  元献    乐府  临川 
描述:一、“二晏”的由来“二晏”是晏殊、晏几道二人的合称。晏殊、晏几道是北宋临川人,又是父子俩,在我国当时的词坛上享有盛名,所以称之为“临川二晏”。
注王安石札记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钱钟书  《庄子》  菩萨蛮  宋词纪事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望江南  全宋词  无名氏 
描述:注王安石札记
苏轼二首浅论
作者:梦河纳仁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  宋神宗  王安石  苏轼  风流人物  赤壁之战  周瑜  团聚  消极思想  描写 
描述:生活方面,丧妻(这时作者妻子王弗死去已经十一年)别子,同时又和亲人不得团聚已经多年。当时,作者的心情是很郁闷的。所以,
晏殊选译
作者:矛矛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香径  亭台  燕子  炉烟  女伴  西风  行云  梧桐  天气 
描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的“蓄势”
作者:李艺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晏几道  《临江仙》  明月  独立  落花  琵琶  重心 
描述:晏几道《临江仙》词曰:“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论王安石咏史
作者:蒋克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特色 
描述:王安石咏史多借古喻今,谴责北宋统治者,并追根探源,总结教训。而其他词人之作多单纯地咏史,或空叹兴亡,不触动现实。因而王安石扩大了的题材,打破了诗词分工论,突破了为艳科的蕃篱,恢复了的本来面目。
二首赏析
作者:叶嘉莹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承旨  冯延巳  海道  诗歌创作  苏轼  王安石  赏析  摇荡性  感发  诗品 
描述:则外界物象之所以能感动人心者,大约主要有二种情形:其一是由于有生之物对于生命之荣谢生死的一种共感,
“怂恿”应是中性
作者:周继祥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贬义词  中性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  感情色彩  新闻业务  写本书  鼓动  解释  修辞 
描述:,没有他的怂恿和敦促,我大概不会去写本书开头那些篇文字的。(《<语法·修辞·作文>后记》),这里的“怂
论曾巩
作者:马兴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元丰类稿》  “唐宋八大家”  洞庭春  李清照  姓名  作品  《乐府雅词》  《花庵词选》  无名氏 
描述:曾巩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可是,他的向来不为人所注意,现就所见,略论为次,以就教於世之知者。 曾巩的《元丰类稿》是后人编的,他的许多诗文都没有收进去。,当然就更没有收入了。最早载曾巩
论晏殊
作者:胡迎建 刘诗频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咏怀  晏乐  绮艳  咏物  艺术表现手法 
描述:及叠词妙用,设色鲜丽等,创作风格温润清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