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
青春版《牡丹亭》印象——兼与陈士争版比较
-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陈士争 陈士争
-
描述: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盛事,青春版与陈士争版在剧作内容、舞台造型艺术、音乐及表演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呈现出编导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
禅和日本人的自然爱
-
作者:铃木大拙 张琳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士山 日本曹洞宗 爱默生 日本文化 爱自然 自然观 东方人 超验主义哲学 宗教哲学 自然万物
-
描述:禅和日本人的自然爱
-
《红楼梦》对“爱的起源”的探索
-
作者:段江丽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起源 曹雪芹 《失乐园》 《牡丹亭》 《金瓶梅》 性心理学 《西厢记》 《聊斋志异》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红楼梦》对宝黛爱情的描写之所以深刻,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至今尚无来者,除了它的反封建意识,还在于它对人性人情、对爱的本质的深入挖掘。海外学者何炳棣先生说,“古今中外言情文学虽浩于烟海,然
-
李爱荣和王英
-
作者:林染 来源:现代妇女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爱荣和王英
-
爱智者的选择
-
作者:王英琦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智 生死智慧 认识对象 苏格拉底之死 王英琦 “认识你自己” 爱的智慧 临终时刻 一切皆苦 自我认识
-
描述:爱智者的选择王英琦在罗马国家博物馆里,有幅用古老的马赛克铺成的壁画。壁画上一个性别暧昧行将待毙的人,与其说是坐着,不如说是躺着;与其说是有血有肉,不如说是形销魂散……他的奄奄一息的体形与造型,都明白
-
播向学生应是爱
-
作者:李津生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学校教育 武汉 差等生 教师 衡南县 基础教育 学生 教育思想 教育观
-
描述:共同的答案:爱是教育的基础,育人的前提。
-
古代诗人爱种树
-
作者:宏峰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人 柳宗元 王安石 “五柳先生” 唐代诗人 陶渊明 桂花树 杜甫 《忆江南》 戏题诗
-
描述:我国古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爱植树,被文坛传为佳话,也为后人所称道。 晋代诗人陶渊明特别爱种柳。送他的雅号是“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爱种桃树。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
-
古人爱树趣谈
-
作者:群言 来源:决策咨询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人 山虞 山林 《周礼》 种桑 森林法 峰板 官职 树林 公元前
-
描述:丈量、护林等事务。并规定:“不种者,无椁”(不
-
本应是爱唱的花季
-
作者:谢秀明 来源:中国音乐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鉴赏》 学生音乐素质 普通班 艺术专业 教室 课程 高中 实话
-
描述:将重点关注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验情况,为各实验区高中音乐教学管理、实施、评价等方面提供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