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汲汲于荣名
-
作者:梁晓声 来源:喜剧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王安石 古代 中国 专业 尊敬 贵族 头衔 授予 颜之推
-
描述:何谓荣誉?光荣之名誉耳。世上绝大多数人,出生时都是没有什么荣誉的。但极少数人是有的,如高贵的血统,古老而令人尊敬的姓氏,世袭的爵位或名分、封号。然而无论在中国抑或别国,那都是古代之事了。至近代,世人越来越倾向于这样一种共识一荣誉是不能世袭的。出身名门乃至皇室,除了是幸运说明
-
观景不走路
-
作者:朱丹 来源:汽车驾驶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行 旅游风景 峡谷 王相岩
-
描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在太行大峡谷的道路旁你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警句,它提醒人们不要只顾观景而忘记了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
成长不可无书
-
作者:曾佩莉 来源:百家作文指导(小学中高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成长不可无书》 曾佩莉
-
描述:我爱书,就像小树爱阳光一样:我恋书,如白云恋蓝天一样;我离不开书,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难忘与书一起走过的每一分钟,有过感伤的泪水,有过会心的微笑。书如挚友,迷惘时,给予人星光般的鼓舞,伤心时,给予人清风般的慰藉。
-
女性为什么不作揖
-
作者:陈效师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 《周礼》 拱手 周代 鞠躬
-
描述:伸稍向上举,特揖是一个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
爱到地老天不荒
-
作者:施立松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周瘦鹃 中学
-
描述:柔风细雨的江南,是滋生爱情的温床。18岁的姑苏才子周瘦鹃暗恋了.他爱上了上海务本中学的“校花”周吟萍.一个活泼秀美、风姿绰约的富家千金。周吟萍豆蔻年华,善唱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诸折,均能琅琅上口。在务本中学一次联欢演出上,台上的周吟萍生动俏丽、风华绝代,周瘦鹃一见倾心。
-
浪子不回头
-
作者:崔美 来源:牡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季节 传说 色彩 形象 落叶 白云 熟悉 过去 卓尔不群
-
描述:你那熟悉的身影,你那清癯的脸庞,如古老传说中的黄鹤不论涂上什么色彩都浮现在我的眼前。多少年来的风霜,磨不去你刻在我心头的形象。在一个落叶飘飞的季节里,你走了,似那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白云千载空惆怅。独自枯坐时,常忆起过去的时
-
“漫灭”不“可识”吗?
-
作者:西塞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王安石 文字 名称 花山 读作 模糊 注释 三期 褒禅山
-
描述: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三期《既已“漫灭”何又“可识”?》一文,谓统编语文教材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的注释错了,认为句中的“为”应读作“谓”,“为文”就是“谓文”指“标明山的名称的文字”。按,此说甚误。
-
仿古不复古,创新不离谱 《邯郸梦》导演札记
-
作者:张铭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梦》 复古 仿古 非传统 剧作家 汤显祖 王仁杰 古典
-
描述:说《邯郸梦》是一出既传统又非传统的古典昆剧,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邯郸梦》是汤显祖的经典力作,数百年后经剧作家王仁杰的缩编,在不动筋骨的情况下将原本30折戏提炼成9场。这9场戏都是该剧的精华部分,因此从剧作本身来讲,是传统的。
-
“字不里甫 画不兰生”辩
-
作者:林锐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兰生 绘画作品 署款 书法作品 谢里甫 落款
-
描述:谢兰生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的书画家。关于他的书画署款习惯,在广东文化鉴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字不里甫,画不兰生”,意思是指他在书法作品中落款不用自己的号“里甫”,而在绘画作品中,则不用他的名“兰生
-
舒同不题的四个字
-
作者:毛呈俊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 三个代表 书法家 品德 操守 立场 无数 工人阶级先锋队 神圣使命
-
描述:已故著名书法家舒同,以独具一格、圆润遒劲的舒体闻名天下,许多人都以拥有一幅舒同的墨宝为荣。舒老一生赠字无数,但有一条,若是有人请他写难得糊涂,舒老都一口回绝:我是共产党人,不能糊涂,要写请另找人。 好一个不能糊涂,老共产党员的操守品德,通过这四个字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