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包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作者:白于蓝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简  文字编  校读  琐议  “识”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周礼》  调查取证制度  罪刑擅断主义  《封诊式》 
描述:《包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历代名人咏麻姑诗选译
作者:朱安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姑  代名  译文  仙山  罗汝芳  李觏  鸾凤  流泉  虬龙  学道 
描述:(一) 讯仙上麻姑,寒日映远林。 屈曲攀层崖,白云回且深。 翘首半山上,感远情难任, 群峰障远道,冷冷双瀑泉。 美人隔旴江,谁为和好音? 且酌神功泉,惜哉离同心!
逸兴满眼 深思感人——读《游褒禅记》
作者:辛菊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  游览  王安石  深思  景物  特点  游记文  山洞  作者  叙述 
描述:人们游览山川景物,观赏草木虫鱼,
《游褒禅记》中的六个“华”字
作者:王志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  华山  王安石  花山  浮图  文字  注释  开头  山洞  读音 
描述:先看王安石《游褒禅记》开头一段文字: 褒禅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
《游褒禅记》中“卒葬之”的“卒”
作者:孙作刚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  高中语文  五年制  王安石  注释者  全日制  感情色彩  结果  中学  浮图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后名之曰“褒禅”。《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册》和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语文第一册》的注释者都将“卒葬之”的“卒”字释为“终于
试谈《游褒禅记》的体裁
作者:徐耀中 王以华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记》  游记散文  体裁  议论文  探洞  王安石  至和元年  说理文  登山  游踪 
描述:年12月第一版,上海第一版)
楚“几”研究:从包二号楚墓拱形足几谈起
作者:王育成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墓  中国古代  拱形  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遣策  出土  重要价值  周礼 
描述: 《包楚墓》公布了1986年11月湖北考古工作者发掘包楚墓的全部发掘资料,并附有26篇学术研究论文。对研究战国考古、文物、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篇小文即是在其出土物的启示下所形成的,这里先从包二号
谈《游褒禅记》教学中的“传道”问题
作者:王宜宾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  语文教学大纲  文道统一  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王安石  语文课  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生  教学过程 
描述:精神——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问题。
王安石所游褒裨地址实考
作者:路焕云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记》  茅山道  慧空禅院  句容县  陶弘景  江苏省  至和元年  语文教学  碑洞 
描述:王安石所游褒裨地址实考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试析《游褒禅记》的曲笔美
作者:余云叶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记》  王安石  游记  曲笔  艺术形象  试析  托物言志  说理文  由浅入深  寻幽访胜 
描述:来开笔,指出“华山”原是“花山”之谬,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从前洞写到后洞“其见愈奇”时,按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