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48)
期刊文章(573)
学位论文(17)
图书(11)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95)
地方文献 (29)
红色文化 (10)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4(177)
2012(83)
2011(131)
2010(86)
2004(22)
2003(19)
2002(14)
1996(9)
1982(14)
1949(2)
按来源分组
广西日报(8)
宁波日报(7)
海峡时报(3)
南方文物(3)
医药与保健(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艺生活(1)
新闻知识(1)
商业文化·学术版(1)
棋牌世界(象棋)(1)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作者:孙辉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构思艺术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反游记常规,忘形而得神,千古传诵。其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篇游记具有很高的构思艺术。主要表现在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和以“求思”为归宿进行论证等方面。
《宋会要辑稿》中惇役法驳议奏折考校
作者:李金闯 蒋晓略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免役法   
描述:《宋会要辑稿》是宋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考证了元祐元年惇的一篇驳议奏章。
朝朝暮暮润如许:河北省博物馆藏丁敬篆刻田黄石
作者:曹敏  来源:河北画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博物馆  寿山石  印章  篆刻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河北  黄石  周亮工  福州市  福建省 
描述:印章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宝库中一粒璀璨的明珠,自元代王冕将石用于书画,石逐渐成为印章的主流。而以寿山石治印,则是清代才开始兴盛起来的。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乡而得
论元代中期奎阁的设立对元代诗学品格形成的先导作用
作者:郭鹏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诗文  虞集  诗学  文士  群体性  时代背景  京师  马祖常  西北少数民族 
描述:习得以改变,并因西北少数民族诗人的加入,终于融合汇通,形成了元代诗文的基本风貌。可以说,元代中期京师诗坛以其群体性诗学活动实现了诗风的融汇,在消长中荡涤了原先的地域隔阂,在新的大一统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可以代表元代诗文基本风貌的诗文创作与文学理论。我们此处就此问题进行
遏云芙蓉草,马富禄棋盘山,金山寺,小放牛,福寿镜:[四幅
作者:暂无 来源:十日戏剧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遏云芙蓉草,马富禄棋盘山,金山寺,小放牛,福寿镜:[四幅
中国文学系第八次学术座谈会王玉教授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国立中央大学校刊 年份:194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文学系第八次学术座谈会王玉教授讲牡丹亭
金山农民画的开拓者-访全国农村文艺先进工作者吴彤
作者:史永康  来源:文汇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金山农民画的开拓者-访全国农村文艺先进工作者吴彤
训令各县县长及各检察官通缉永济县逃犯李焕一名及撤销夏县等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公报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训令各县县长及各检察官通缉永济县逃犯李焕一名及撤销夏县等
奚啸伯侯玉兰之宝莲灯,名坤伶徐砚楼之八大锤,遏云之金山寺
作者:暂无 来源:十日戏剧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奚啸伯侯玉兰之宝莲灯,名坤伶徐砚楼之八大锤,遏云之金山寺
亮、辛弃疾鹅湖之会
作者:陶跃生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鹅湖  中国哲学史  抗金复国  陆九渊  朱熹  爱国  陶渊明  历史上 
描述:·亮传》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