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2)
报纸(102)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9)
地方风物 (30)
红色文化 (10)
地方文献 (6)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
2010(20)
2007(17)
2005(16)
2004(7)
2001(13)
1998(6)
1995(9)
1989(4)
198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
历史教学问题(1)
佛山日报(1)
中国翻译(1)
地质学报(1)
高校地质学报(1)
荆门晚报(1)
中南地质科技情报(1)
地球化学杂志(1)
安徽青年报(1)
卿词初探
作者:倪洁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惜香乐府》  审美意象  世俗心态 
描述:词人赵卿工于作词,作品颇丰且独具特色,但历代却少有评述,本文依据《四库全书.集部》对词人及其词集的收录,论述词人在南宋的创作背景下,其词作借以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反映出的词人随缘淡泊的性格
根据破裂的/宽比估算应力
作者:Agust Gudmundsson 林传勇  来源:地震地质译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应力  水压破裂  最小主应力  杨氏模量  超压力  张性破裂  泊松比  裂缝群  波速度  张性裂缝 
描述:有效应力或流体的超压力,而不是最小主应力。例如,岩脉的/宽比可给出岩浆在岩脉形成时的超压力,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超压力可用以估计出岩浆来源的深度(Gudmundsson,1983)。
卿及其词作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卿的词作。认为赵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卿世系考证
作者:赵润金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室  世系  考证 
描述:以往词学界虽然认定赵卿是宗室词人,却未详其世系。根据明代王玺、程三省万历14年(1586)刊本《南丰县志》和清代卢嵩、朱若烜乾隆30年(1765)刊本《南丰县志》考证:赵卿名师栱,秦王赵德芳一系
山楚简治狱文书研究
作者:葛英会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楚简  文书研究  读告  《三代》  司法官员  司寇  金钱借贷  《说文》  《周礼》  睡虎地秦简 
描述:山楚简治狱文书研究葛英会《山楚简》(湖北省荆沙钱路考古队撰文,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以下简称《山》)一书刊布了湖北荆门山二号楚墓发现的战国楚简。作者对该墓出土的全部简文进行了系统
山楚简所见邑、里、州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一) 先秦至隋唐)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楚简  简书  政治系统  《周礼》  基层政区  隶属关系  下蔡  楚国  地域概念  出土文书 
描述:出土文书比历史文献更能真实地传递历史信息。本文根据山楚简所载资料,在探求简书资料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并参照文献记载,认为楚国地域政治系统呈现出复杂纷纭的现象,如邑、里应是并存于地方政区中的两种
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作者:白于蓝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楚简  文字编  校读  琐议  “识”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周礼》  调查取证制度  罪刑擅断主义  《封诊式》 
描述: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楚“几”研究:从山二号楚墓拱形足几谈起
作者:王育成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墓  中国古代  拱形  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遣策  出土  重要价值  周礼 
描述:山楚墓》公布了1986年11月湖北考古工作者发掘山楚墓的全部发掘资料,并附有26篇学术研究论文。对研究战国考古、文物、历史有重要价值,这篇小文即是在其出土物的启示下所形成的,这里先从山二号
论心学家恢《蔽帚稿略》的文学思想
作者:陈忻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蔽帚稿略》  文学思想 
描述:梳理了南宋心学学派重要人物恢的文学思想 ,从“诗文皆由志出 ,作者以修身为要”、“天机自动 ,天籁自鸣乃诗之至”、“提倡真情实感 ,以自然感发为上”、“寻常容易须从奇崛艰辛而入”四个方面进行了
王益元炉队的操作经验
作者:张隆  来源:冶金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益元炉队的操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