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研究的开拓与深化
-
作者:缪俊杰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文学 文化底蕴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发展 汤显祖 地域文化 熊佛西 陶渊明 人文传统 文化研究
-
描述:以及近现代的熊佛西、石凌鹤等称雄中国文坛的诗人、词人、剧作家。认真研究和总结他们的文
-
李觏宗教观述评
-
作者:王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佛教 佛教 道教 道教
-
描述:李觏倡导礼让和礼治 ,主张传播儒家礼学以压制佛道两教。李觏痛感同胞对佛寺道观过度热情 ,对孔庙祖庙反为冷漠。他的理想社会是有祖庙无寺观 ,让人们免除佛道诱惑。他谴责儒者失职 ,让佛道两教乘虚而入民心。他排斥僧、道于士农工商四民以外 ,并罗列了佛道两教十项害处
-
古籍丛书在临川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
作者:王天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丛书 临川文化 中国 古代文化 地方文化
-
描述:古籍丛书在临川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
我国不同地区板凳龙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
作者:韦华丽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龙 文化特征 传承 对策
-
描述: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南地区板凳龙文化进行阐述,加强我国不同区域板凳龙文化的发掘、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发扬板凳龙文化艺术、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区的研究
-
汤学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运用研究
-
作者:陈永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园林艺术 相结合 牡丹亭 园林意境 纪念馆 规划设计 主题 文化融入 临川四梦
-
描述:汤显祖纪念馆是一座纪念性园林,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性质,把汤学文化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在园林主题、园林空间意境、园林艺术造景、园林配景等规划设计中充分融入的汤学文化的具体内涵。
-
道教圣地五朵山
-
作者:暂无 来源:决策探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圣地 《太平寰宇记》 《山海经》 《水经注》 高速公路 占地面积 西南部 南召县
-
描述:之一.
-
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
-
作者:张玉芹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道教影响 善恶报应 灵魂不灭 《牡丹亭》 《老子》 《太平经》 神创论 《琵琶记》 佛教
-
描述: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张玉芹一提起道教,就容易使人想起隐居深山、避世洞天、烧丹炼汞、修持内养的道家方士之流,似乎他们与笙歌喧阗、粉墨登场的戏剧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之影响,亦
-
道教法印考举
-
作者:刘绍明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早期道教 《道藏》 《云笈七签》 天师道 《史记·秦本纪》 刘绍明 秦汉南北朝 《史记》 江苏高邮 《资治通鉴》
-
描述:道教法印考举刘绍明道教法印用于召神、通神或辟邪驱鬼。《初学记》卷十三引《录异记》“恨不得印,可以驱策百神”。《洞玄经》云:“法印照处,魅邪灭亡。”《道藏》存有《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收
-
苏颂与道教
-
作者:蔡林波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信仰 陈景元 道家 庄子 道德 孙思邈 道教思想 科学技术成就 道教文化 陶弘景
-
描述:苏颂(1020—1101),字子容,北宋福建泉州南安(学界还有同安说、晋江说等)人。苏颂一生从政五十多年,政绩显赫。朱熹评价他"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①然不止于政治、道德之声望,苏颂更以其博学洽闻
-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佛教 佛教 道教 道教 叙事学 叙事学
-
描述:人欲的主观意图之间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牡丹亭》中的至情有了超越生死、感人肺腑的艺术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