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27)
报纸(147)
学位论文(9)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4)
地方文献 (9)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29)
2011(28)
2010(37)
2008(36)
2007(19)
2006(19)
2002(10)
2001(15)
1993(8)
198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兰台世界(下旬)(3)
中国财政(2)
财政研究资料(2)
湖北招生考试(1)
求实(1)
人文杂志(1)
西部大开发(1)
新华月报(1)
理财(1)
论王安石财政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刘梦岩 段清伟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财政思想  实践 
描述:本文深入研究王安石财政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内容,探讨其财政思想的实践,以及改革带来的影响,以期对今天新形势下财政改革工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借鉴。
宏调中心应是价格改革
作者:刘煜辉  来源:经济展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  货币调控  货币调控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配合  政策配合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淡出  淡出  财政  财政 
描述:我们总是在争论,货币是要紧还是要松。实际上,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货币调控是否还要继续担纲调控的主角。货币政策从一个“频繁操作、多做多错”的状态过渡到逐步淡出宏调的中心,由价格改革担纲、辅以财政政策配合,这恐怕才应该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王安石财税变法流产根本原因探析
作者:姚轩鸽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财政  财政  终极目的  终极目的  税收  税收  失败原因  失败原因  人道  人道 
描述:样在于此,在于其财税变法挑战了财税治理的终极目的,无视人道自由原则,违背了平等人权原则。
传统财政思想对税收的负面影响
作者:吴春山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思想  负面影响  税收工作  我国税收  王安石变法  财税工作  国家收入  董仲舒  大革命时期  理财者 
描述:传统财政思想对税收的负面影响
财政史看国家预算的产生与发展问题
作者:高美祥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  国家预算  资本主义  国家预算制度  现代国家  英国  罗马  预决算制度  《周礼》  教授 
描述:康、
预算外资金应是财政审计的重点
作者:梁向荣  来源:河北审计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预算外资金  财政审计  预算内资金  财政性资金  存在问题  预算外资金管理  违纪违规行为  财政体制  财政预算资金  承德市 
描述:预算外资金应是财政审计的重点通常来讲,财政审计的重点是预算内资金的收支,审计的重点也应放在预算内资金方面。但是鉴于目前财政性资金的构成及预算外资金对预算内资金影响作用的加大等情况的变化,财政审计
王安石财政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探析〔宋代〕
作者:周品  来源:财政研究资料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财政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探析〔宋代〕
刺激内需应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下一步
作者:梁红  来源:经济展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  财政  经济增长模式  人民币升值  首要任务  自我调整  过度消费  决策层 
描述:下一步决策层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刺激内需,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低估的汇率是对出口的“补贴”和对进口的“税负”,而在人民币升值后,贸易领域应当学会自我调整,“同时对克制美国的过度消费也有好处”。[第一段]
遥想梦溪园
作者:邸玉超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园  沈括  王安石变法  古代文人  文人情怀  三司使  梦溪笔谈  镇江  居住  财政 
描述:,只有他在梦溪园那八年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古代文人多数都当过官的,沈括的仕途也曾顺风顺水,追随王安石变法而备受器用,担任过管理大宋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要职。几经沉浮后,文人情怀不改的他隐居梦溪园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