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高山族族考略
作者:施联朱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高山族  《太平寰宇记》  通史  土著居民    说者  菲律宾  《越绝书》  古越人  渊源关系 
描述:说:“高山之番,实为原始”,认为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二)南来说,主要根据高山族(平埔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许多与马来人相似的特点,因而认为他们来自菲律宾、婆罗洲诸群岛的马来人。持此说者多为西方历史、语言学者
马年马联
作者:夏民安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马克思主义  陶渊明  黄庭坚  王安石  桃花源记  “九·一八”事变  国民革命  2002年  对联 
描述:2002年,是农历壬午年,午属马,故2002年的农历年也叫马年。为在新的一年里平添情趣,笔者将搜集到的一些嵌有“马”字的对联,将—一考证得来的资料和故事,依“马”字在联中出现的先后,逐一公诸于读者。
汤显祖灵根睿
作者:邹元江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根  奇士  独创性  诗意  道气  养气 
描述:验到、欣赏到。他生命中“自为龙耳”的灵根、灵性,不疏于感性世界的陶冶,亦不蔽于道气睿的开启。
元刻元人别集(下)
作者:汪桂海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集  元人  黄丕烈  叶昌炽  王国维  张裕钊  虞集   
描述:伯生续编三卷(元)虞集撰题叶氏四爱堂一卷(元)虞集、吴全节等撰元后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堂刻本(目录一至二叶影元抄配,卷中其他缺字影元抄配)。黄丕烈、叶昌炽、王国维跋,张裕钊、高时显题款
谈谈对偶修辞
作者:夏飞  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方式  对偶  修辞方法  王安石  对联  对仗  桃符   
描述:概念介绍对偶也叫做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俗称对子。对联用的就是对偶修辞方法,对联的源头是门神,后来演变成桃符,
巧联拾趣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神话传说  桃符  王安石  对联  楹联  后蜀   
描述: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它最初题在桃符板上,王安石的《元日》中就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板上刻的是两尊门神像,名字叫做神荼和郁垒,神话传说中说是能够驱妖辟邪。据《蜀梼杌》载
多练才得笔生花
作者:桂州女  来源:学语文(B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北宋  小学  语文  阅读指导  写作指导 
描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名叫《梅花》的,在我国几乎是读过小学的人都能背诵的。它的作者是我国北宋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
“好诗千首课儿徒”:王森然和他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作者:赵志伟 吴炜曼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教学  中学  王森然  语文教育    王安石  老师  研读 
描述:文.不足以知国文教育。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
故乡的原风景:大型诗歌乐舞《白云黄鹤是故乡》浅析
作者:魏林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情  风景  歌乐舞  黄鹤    语言  沉醉  清丽 
描述: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的一曲《故乡的原风景》,令无数人沉醉痴迷,那悠扬清丽的美妙乐声仿佛黑夜里一盏闪烁的明灯,照亮了那些对故乡情深意切却又因拙于言辞无法释怀的万千心灵。有一种情绪和情感,它很深沉但却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幸好这世间还有一种璀璨之花——艺术,它就像一门世间共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