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very 和very much的用法 王益民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通讯(文科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very 和very much的用法 王益民
意动用法之管见
作者:欧浩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动用法  使用法  形容词活用  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  意念  古汉语  宾语  动作  王安石 
描述:意动用法是把名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念性的动词,可译为"以……为……"、"感到……"、"觉得……"、"认为……"等。它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有明显的不同:意动用法的动词是存于意念之中的,而活用为
宋代官员考试任用法初论
作者:苗书梅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僚队伍  荫补  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取士  熙宁  选官  恩荫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描述:有利于从更广泛的普通
“见”与“相”的称代用法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
谈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
作者:潘双宣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活用  现代汉语  动词  特殊用法  语言现象  古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使用法  王安石  毛泽东同志 
描述:,就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春风送暖,使江南大
与静——观察与思考
作者:艺舟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与静  化静为  辩证法  观察与思考  表现手法  辩证关系  静力学  司马迁  王安石  动力学研究 
描述:现手法上,则有以写静、化静为等不同的艺术境界。
应是连续的动作
作者:院培卿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连续的动作
布政使
作者:李克杰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政使  清末民初  《读书》  行政长官  李瑞清  教育家 
描述:《读书》二○○七年第九期封二《远去的背影》在介绍清末民初教育家李瑞清时,说"他当过江苏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套今天的说法是正部级"。这样讲,似乎不甚准确。说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大
右玉:那叩灵魂的风
作者:何建明  来源:党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灵魂  植树造林  新中国  雷公山  晋西北  绿化  马头山  战役  大风 
描述:60年前,位于晋西北边陲的右玉县谁都不敢去。因为那里的风大,最大的风速一秒竟达21米,如箭飞,如鞭抽……"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中的右玉"不植桑蚕不种麻"、"百里竟无一家人"。红家山、雷公山、马头山、老龙山……山山秃顶,丘丘披厚沙。
王安石“使辽”及“使辽诗”考辨
作者:赵克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送伴使  使契丹  送伴诗  使北诗  使辽诗 
描述: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礻右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