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33)
报纸(541)
图书(68)
学位论文(23)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0)
地方文献 (318)
红色文化 (105)
地方风物 (39)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294)
2013(77)
2012(115)
2005(35)
1997(34)
1995(40)
1994(29)
1983(34)
1982(29)
1980(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6)
近代史研究(15)
羊城晚报(13)
上海人大月刊(2)
写作(2)
台声(1)
课堂内外(高中版)(1)
教师博览(1)
普宁党史资料(1)
战地(1)
界坡往事
作者:向本贵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安  人民公社  生产大队  领导  马头山  粮食  发财  成功  地主  农村 
描述:社最穷的一个大队,每年收下的粮食交了征购任务之后,就所剩无几了,人们都是用瓜菜之类的东西填肚子,一年到头没有清清爽爽吃过一顿好饭.公社领导十分着急,社员们饿肚子,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那年春天,公社领导下队来指导春插,并带来了上面的指示精神:均匀密植,插三三寸.公社领导掰着指头跟大家算了一笔账,过去甩开膀子插禾,间距没有一尺也有八寸,每亩收稻谷二四百斤,现在改插三三寸:就是说,过去插一棵禾的地方现在插三棵禾,收成必定也会翻三倍,这样一来大家就有饱饭吃了.
回顾往事追来日
作者:陈国福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金  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先进文化  当代作家  悲剧精神  美学价值  刘绍棠  吾道一以贯之 
描述:回顾往事追来日
当“中秋”已成往事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中国  春节  祭月 
描述:“中秋”一词始于《周礼》中的“中秋迫夜寒”一句.而中秋节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令。发展到今天.中秋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通往回归之路——论晏几道及其词
作者:涂育珍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忆  晏几道  《小山词》 
描述:《小山词》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回忆回忆这一心路历程转而成为《小山词》创作的心理态度。晏几道在回忆中寻找和反省生命的寄托和意义,自我放逐于感伤的回归之旅。这使得晏几道的精神特质及小词创作都具有了个性化
想起绍棠先生
作者:王小娥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书卷气  回忆  情怀 
描述:前几天捡拾旧作,看到了几篇当时的小文。纸,黄了;字,旧了。惟有回忆却永远是鲜活的,跳荡在眼前。当年人事、斯时情怀,历历如昨。结识刘绍棠先生,大约是1988年的。绍棠先生当时也就是50岁
毛主席给我题写“天天向上”的经过
作者:史洛明  来源:纵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主席  同志  徐则浩  刘大年 
描述:徐则浩同志: 你好!接到你的信很高兴,老朋友又联系上了。 来信问:“刘大年同志曾对我讲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在延安时给史洛明同志题的,对此我印象很深。现在小报上转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对吗?”
《紫箫》未成与政治纠纷有关-与徐朔方同志商榷
作者:邓长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万历  汤显祖  朝廷政治  南京  徐朔方  玉合  十七年  古籍出版  明代戏曲 
描述:而止,足传于时。第予昔时一曲才就,辄为玉云生夜舞朝歌而去。生故修窈,其音若丝,辽彻青云,莫不言好。观
年近七旬 壮心不已--刘绍邦同志
作者:杨明森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年近七旬 壮心不已--刘绍邦同志
作风民主 待人诚挚——和刘大年同志的一些交往
作者:苏双碧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生平  经学  近代  交往  情况  民主  知道  具体  悲观 
描述:作风民主 待人诚挚——和刘大年同志的一些交往
默默无闻歌一曲:优秀党员周鸣歧同志
作者:三石  来源:西安档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默默无闻歌一曲:优秀党员周鸣歧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