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论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学术及文章
-
作者:张兴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觏 学术 教育 文章
-
描述:术”,醇质务实;不足之处在於好“张大其说”,议论“粗疏”,甚者还有迂阔“矫激”之弊。要之,胡、孙、石、李以儒学名家而献身教育,在学术探索、教育实践及“古文”创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論胡瑗等宋初教育家的學術及文章
-
作者:張興武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初三先生 李覯 學術 教育 文章
-
描述:術",醇質務實;不足之處在於好"張大其説",議論"粗疏",甚者還有迂闊"矯激"之弊。要之,胡、孫、石、李以儒學名家而獻身教育,在學術探索、教育實踐及"古文"創作等各方面均有建樹,其利弊得失值得深究。
-
《周礼》天子庙享卜日礼仪考
-
作者:吴土法 秦佳慧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宗庙 祭祀 卜日
-
描述: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周礼则彼此契合。这不仅证实了《周礼》中有关龟卜事宜的具体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而且还说明了龟卜礼仪当属周礼内容。
-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作者:朱文琼 来源:科学咨询(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的含义 企业需要礼仪 中职生礼仪现状不容乐观 礼仪应是职业中学的基本素质课 礼仪课的内容
-
描述:中国是礼仪之邦,却因为最近几十年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人们的礼仪行为逐渐消失了,而现代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又需要具有基本礼仪素质的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培养一线员工的中职学校,应该把《礼仪》做为
-
楚国尚礼补证
-
作者:张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国 左传 先秦时期 楚人 礼仪 春秋时期 周礼 具体内容 使用场合 礼记
-
描述:、具体的仪节。仪体现礼,礼决定仪。按使用场合和具体内容,礼又可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大类。周人是中国上古时期最讲究繁文缛节、刻板多拘的民族,春秋时期华夏诸国所传习的礼仪皆源于周,楚国也不
-
中国礼学史发凡
-
作者:杨志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礼” 《仪礼》 礼经 《隋书·经籍志》 “礼” 学史 《礼记》 礼仪 礼论
-
描述: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讨论。
-
晋宁石寨山12号墓贮贝器上人物雕像考释
-
作者:易学钟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寨山 我国古代 考释 祭祀 妇女 男子 铜鼓 礼仪 说文 周礼
-
描述:又不够明晰,对人物群雕的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不能不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妨碍深入研究。作者因工作上的方便,随时可以观察实物,对此人物图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于是绘制展示图,试为考释。不揣谫陋,难免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
“礼”即红包
-
作者:范丽青 来源:瞭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节 典礼 孔子 礼物 周礼 诸侯 斋戒 初一 礼仪 每月
-
描述: 到台湾采访,在我已是第二次了。一是1991年采访“闽狮渔事件”,那是大陆记者在两岸隔绝40多年后的首次赴台采访;二是今次采访国民党“十四全”。两次采访时隔两年,抵台的日子却恰巧在同一天,都是8月12日。而当8月13日记者来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
-
“经·传·注·疏”小议
-
作者:赵汝成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谷梁传 古代典籍 注释 封建时代 儒家 旧注 礼仪 周礼
-
描述:笔者所说的“经”、“传”、“注”、“疏”属于古代典籍,四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是被儒家列为经典的著作。如《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