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与理的易位:论张坚的三部爱情剧
-
作者:潘培忠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理 爱情 汤显祖 易位 男主人公 传奇 儒家 戏曲创作 中缘 明清戏曲
-
描述:明清戏曲家擅长说理,又好写情。一方面,中国古典戏曲是"写情的艺术",在创作中要求以情为本体;另一方面,戏曲作家们又深受宋明以来儒家理学的影响,写戏亦追求"载道",即使像汤显祖那样大唱"情至"的作家,也难以完全摆脱"理"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
-
英译文选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
作者:陈橙 来源:译苑新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英译选集 经典重构 白之 刘绍铭
-
描述: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文选编译的参考楷模.
-
春风白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江南 赏析 七言绝句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
描述: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七言绝句,是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名篇,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佳作。
-
解读新安画派近现代继承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
-
作者:崔晓蕾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画派 中国近现代 继承人 黄山 黄宾虹 美术史 高等师范学校 李瑞清 美术院校 师范学堂
-
描述:新安画派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产生过几位有影响力的画家,其中,黄宾虹和汪采白是师徒关系。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已无需赘言,汪采白则是被美术史较为忽略的一位。汪采白(1887-1940年),五岁拜
-
黄松坚陶塑艺术展首进中国美术馆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黄松 陶塑 陶塑 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 石湾陶艺 石湾陶艺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中国国画 中国国画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人物创作 人物创作 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
-
描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陶塑艺术展览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黄松坚大师是当今佛山石湾陶艺艺术家中杰出人物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投身陶塑艺术事业,他博采众家之长,又在艺术创作中另辟蹊径,别出心裁
-
情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
-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新版《玉簪记》
-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
《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音鉴古录 审音鉴古录 缀白裘 缀白裘 舞台流变 舞台流变
-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
简论古透定二纽在临川白话音中的变读原理
-
作者:万西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辅音 临川方言 变读 白话 送气音 元音 文白异读 白读 音类 拟音
-
描述:在现代普通话中,中古次清透纽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和古拟音相同;全浊定纽平声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仄声则读成不送气的清塞辅音[t]。在临川方言的文言读音中,定纽则不管平仄,一律和透纽一样,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但是,在临川方言的白话读音中,却有一部分透定二纽字读成了喉擦音[h]。
-
沧海遗珠:白舍窑影青茶盏与宋代南丰茶文化的关系
-
作者:李云集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南丰 南丰 宋代 宋代 擂茶 擂茶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茶具 茶具 军峰山 军峰山 饮料 饮料 茶道 茶道 民间 民间
-
描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
-
宋代白舍窑影青釉茶盏与南丰的擂茶文化
-
作者:曾智泉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擂茶 擂茶 宋代 宋代 南丰 南丰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形成与发展 形成与发展 景德镇 景德镇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 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 文化性质 文化性质
-
描述: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饮茶、斗茶成了风行上层社会的一种带有文化性质的风雅行为;又由于宋代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民间饮茶的发展,茶文化由中间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