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二十四诗品》用韵看它的作者
-
作者:张柏青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晚唐诗韵 虞集诗韵 司空图诗韵
-
描述:是1:25:1:0;支脂之微是1:50:10:0。此外,《诗品》24则韵脚分布《切韵》东、冬、钟、阳、唐等23个韵部,司空图《狂题十八首》18则韵脚也分布《切韵》阳、唐、登、庚、清等20个韵部
-
从材料使用看论文写作规范
-
作者:林炳良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论文写作 材料使用 欧阳修 逻辑思维 利用外资 研究阶段 材料工作 王安石变法 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
描述:从材料使用看论文写作规范林炳良人们常说论文以论为主,仿佛观点是论出来的。学术论文写作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一个是论证阶段。一篇学术论文的观点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即“研
-
从系统观点看宋诗的发展
-
作者:艾思同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精神气候 北宋 审美理想 文化环境 创变 欧阳修 黄庭坚 王安石 自然景物
-
描述:题进行探讨。首先考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承唐后,政治、经济等因素大有变化,这都对宋诗发生着各种影响作用。然而其中较为明显和直接的“精神气候”,则是文化环
-
从“三不足”看王安石的法家思想
-
作者:史尚辉 来源:学习与批判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三不足”看王安石的法家思想
-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
作者:成长健 师君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
描述: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
作者:吉元丹 来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理想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
描述:本文从《牡丹亭》入手,结合汤显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临川四梦》其他三梦,从两个方面系统的分析、阐述了汤显祖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他贵生主情、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清廉举贤、勤政爱民的政治理想。并且指出场显祖的悲剧性。
-
从“右文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历史意义
-
作者:王立军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右文说 时代背景 语音 历史意义 声训 王安石 历史观点 历史时期 历史现象 语言
-
描述:背景来看一下它产生的历史意义。
-
从《周礼》看春秋战国治安体制的基本构成
-
作者:陈鸿彝 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安体制 周礼 春秋战国
-
描述:。
-
好口才看应答机智
-
作者:郭书龙 来源:现代交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答机 无效回答 毛泽东 古诗十九首 毛家饭店 潜艇基地 王安石 日常交际 巴黎大学 论文答辩
-
描述:好口才看应答机智
-
从心的二重性看王学的特点
-
作者:杨国荣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主体意识 陆九渊 二重性 个体性 普遍性 个体意识 泛神论 心即理 王学
-
描述:动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以普遍之理规范主体的思维、意向活动:这里既有反对相对主义的一面,又有以天理抑制主体的独立思考的一面。就心物关系而言,王氏既以良知为万物的普遍本体,又强调其流行发用于具体事物之中,这种心物一体论带有明显的泛神论性质。王氏的的以上诸说不仅在中国哲学的逻辑演进中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轨迹,而且涉及到了若干至今仍值得反思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