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17)
报纸(742)
学位论文(169)
图书(144)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37)
地方文献 (54)
红色文化 (14)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520)
2009(455)
2004(216)
2001(220)
1995(220)
1993(121)
1992(106)
1987(143)
1979(38)
1975(4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73)
文献(25)
读书杂志(17)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6)
浙江学刊(12)
辞书研究(9)
半月选读(8)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
中国医疗保险(1)
青海民族学院(1)
也谈王安石的人才观——由《伤仲永》的评价开去
作者:詹龙雨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伤仲永  王安石  人才观  写作目的  艺术效果 
描述: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反映了作者认知上的局限.”究竟如何看待方仲永的“通悟”呢?是认为反映了王安石认知上的局限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还是看成作者为了写作目的、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为之?依我浅见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从林语堂笔下的王安石开去
作者:王松奇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语堂  王安石  北宋  南宋  经济规律  改革  历史人物  国家干预  创新 
描述:王安石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只有顺应经济规律、能提高国民福利水准的政策变动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否则就是制造浪费和混乱的“政策乱动”。
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开去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知识阶层  北宋  皇帝  宋神宗  科举考试  结局  乌台诗案  宰相 
描述: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开去
漫说“落”
作者:吕漠野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为自己辩护  离骚  菊花  屈原  凋落  秋菊  时态 
描述:错,屈原可不能错吧,于是以后就有不少人把“落英”的“落”解释为“初始”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于是推而广之,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里的“落英”也应该解为“初开的桃花”.以后还历代有人争辩呢.
“用”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谜语  半边  字形  可耕  组合  形象  形式  形成 
描述: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用字的字谜诗,诗是这样写的: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语按字形把用字拆成多个部分,再以不同形式组合而形成,既形象又生动。
王安石嘉祜四年入京为度支判官质疑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嘉祐四年  嘉祐四年  入汴京  入汴京  质疑  质疑 
描述:京为度支判官的.
王安石和「囍」
作者:王永俊  来源:退休生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和「囍」
王安石与喜
作者:立新  来源:社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与喜  立新  中国  古代  故事 
描述:宋代马家镇马员外家的小姐,为择婿在家门口挂了一个走马灯,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的对子,王安石20岁的时候,赶考路过马家镇,看了这副对子拍手称赞道:“好对。”王安石便赴考场去了。
王安石和“囍”
作者:烟霞  来源: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和“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