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06)
报纸(272)
会议论文(10)
学位论文(9)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11)
宗教集要 (122)
地方文献 (59)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1)
2011(56)
2010(29)
2009(42)
2008(23)
1997(23)
1996(22)
1995(24)
1994(21)
1993(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
侨报(4)
新高考(高一语数外)(2)
民主(2)
机电新产品导报(1)
散文百家(1)
遵义晚报(1)
河北学刊(1)
司法改革杂志(1)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
八大之作
作者:方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须弥山  朱耷  十三年  明末清初  朱元璋  明太祖  世界观  佛性  曹洞宗 
描述:,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
牡丹文化
作者:于海生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文化  洛阳牡丹  雍容华贵  牡丹花  芍药  武则天  民间节庆  百两金  杨贵妃 
描述: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在古代,国人对它就情有独钟,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在民间节庆、民俗礼仪、文化、医药
《牡丹亭》“情”
作者:郑沁仪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欲  至情  主题思想  成因 
描述:本文从对《牡丹亭》的“情”的不同解读出发,挖掘出作品中之“情”实为“情欲”,而非“爱情”,同时从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观出发探究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成因。
《牡丹亭》中的“情”
作者:刘方政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与理  情与理  功名事业  功名事业 
描述:《牡丹亭》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情”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杜宝、柳梦梅等人以对情的无知为代价所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名事业而已。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异同
作者:崔大庆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况、阶级关系、社会思潮、民族风貌的反映。每一个作家的艺术总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它不但基本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反映本民族的情感,心理习俗、兴趣爱好,还在艺术形式上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欣赏习惯的熏陶,为本民
《牡丹亭》曲意自况
作者:张红运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意  曲意  自况  自况  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 
描述: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
真话,诉真情
作者:王进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话  《我的童年》  《牡丹亭》  写作能力  健全人格  设计思路  农村妇女  《女神》  教师  郭沫若 
描述:真话,诉真情
待从头,盛情不周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青年演员  上海昆剧团  戏剧文学  百花齐放  昆曲  艺术家  剧目 
描述:《牡丹亭》确是中国戏剧文学宝库中的珍珠,是昆曲久演不衰的剧目。而今,它在上海昆剧团呈现着百花齐放的局面——昆曲几代人都深情于它,着迷于它,并探索于其中。上昆《牡丹亭》的演出版本有好几种,如交响版
从《牡丹亭》的改编开去
作者:洁平  来源:剧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的改编开去
欧阳修《庐山高》
作者:胡迎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刘凝  《庐山高送同年刘中允之南康》  诗歌  艺术风格  韵律 
描述:宋皇祐三年(1051),名士刘凝之辞官归隐,在当时颇引起一番震动。兵部尚书李常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方是时,学士大夫争为咏叹以饯之,非所以宠其行,以预送凝之为荣耳,欧阳文忠公之诗,道其为人与夫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