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觉派与殖民都市启蒙叙事
作者:柳书琴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新感觉派  殖民都市  哈尔滨  台北  刘呐鸥  穆时英  爵青  林越    徐琼二 
描述:习性,导致台湾和满洲国作家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也延续或批判了上海新感觉派作家的某些思维。
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现实的关系李聂海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现实的关系李聂海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奇”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理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唐传奇  纽带  骨架  楔子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日两国  井筒  汤显祖  杜丽娘  “梦”  民俗文化  中国戏曲  “临川四梦”  《日本书纪》 
描述: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唐传奇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作品梦幻背后的能指和所指之比较:以《仲夏夜
作者:冯王玺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作品梦幻背后的能指和所指之比较:以《仲夏夜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读刘绍信《当代小说叙事学》
作者:降红燕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叙事学理论  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  文学研究  新时期小说  叙事形态  著作 
描述: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读刘绍信《当代小说叙事学》
作为叙述符号存在的人和物——论汤显祖戏剧中人和物的叙事作用
作者:吕贤平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叙述符号  “临川四梦”  叙事任务  “戏眼” 
描述:,更有意于这些人和物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