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郎新娘”之“”字作何讲?
作者:柴福香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娘  理解  年轻妇女  青年女子  新华词典  毛泽东  汉语词典  基本的  牡丹亭  中学教师 
描述:“新郎新娘”之“”字作何讲?
杜丽心态探析
作者:汤春华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杜丽艺术形象的独特性
作者:刘靖安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  艺术形象  封建礼教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理想  追求自由  进步思想  明代  传奇 
描述:盛演不衰,同杜丽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刘绍棠的“打孩子论”
作者:刘孝存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  光明  文学评论  散文  西沙  胡同  看家  京郊  看法 
描述:不像小说,人物是京
情女杜丽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
作者:赵霞  来源: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杜丽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浅谈《牡丹亭》中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描述:《牡丹亭》中的意象既体现了对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大龄男柳梦的丑事
作者:许冬林  来源:各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  《牡丹亭》  儒雅 
描述:昆曲舞台上,柳梦的扮相实在是俊逸儒雅,女人爱,男人也爱。但是,翻开《牡丹亭》,总要惊讶,其实他不过就是一果农,兼以读书,常耍无赖。
关于柳梦和德斯坦的“性”格
作者:何志毛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  杜丽  贵族女子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塞林格  场景  流氓  昆曲  礼教 
描述:托朋友的福,花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部昆曲《牡丹亭》散场后大家欷歔:没想到中国戏曲可以这么美!一场春梦何至于让人憔悴死去?还原旧时场景,恐怕还真的就是。被礼教绑得牢靠的女子,闺房里看见一只公蚊子也得当流氓一样驱逐,如不幸被那厮叮咬一口,都当如贞节受辱一样寻死觅活了去。
《牡丹亭》中的柳梦形象之解读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  柳梦  情感  情感 
描述:《牡丹亭》中柳梦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