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苏州制作过程“场记”
作者:刘俊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制作过程  台湾  昆曲  汤显祖  舞台设计  制作人  演员表演  牡丹亭  白先勇 
描述:版《牡丹亭》将是未来传记中的重要
昆剧的市民话题——“汤沈之争”新解读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沈之争  解读  市民  昆剧  《牡丹亭》  16世纪  汤显祖  改编本  宜黄腔  传奇 
描述:,作出声明,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段]
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中春香的魅力
作者:曹南山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昆剧  昆剧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观众  观众  后花园  后花园  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  角色  角色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诗经  诗经 
描述:大型全本昆剧大戏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起已经成功上演200场。回首多次观看此剧的经历,我对剧中春香的角色一直难以忘怀。每逢大幕拉启,最早展现出人物之美、情节之美的人物形象便是春香,她也是在剧场
从“青春版”《牡丹亭》浅谈数字化时代昆剧的新媒介传播策略
作者:卫小溪  来源:文化产业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  新媒介  新媒介  青春版  青春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昆剧  昆剧 
描述: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的昆曲艺术全票通过获此殊荣且位列榜首。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昆曲人为之欢欣鼓舞,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昆曲艺术发展的困境。
生死可越,有何不可越 评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
作者:方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中日  生死  主演  中国北京  杜丽娘  歌舞伎 
描述: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继在日本京都,中国北京、苏州等地公演后,于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在沪亮相。被誉为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杜丽娘。有人曾问,若有一天,杜丽娘由一个外国人来演,那将
传统昆曲在当下的执着坚守:从苏州昆剧传习所京城献演谈起
作者:姚慧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传习所  传统  苏州  昆剧  恭王府  非物质遗产  牡丹亭  中国艺术  中山公园 
描述:双珠记·卖子》、《燕子笺·狗洞》,以及《牡丹亭》中的《惊梦》、《慈戒》、《寻梦》、《写真》、《诘病》和《离魂》六折戏。它们都是由"传字辈"艺人亲授、严格尊重旧制的传统昆曲。
一宵温存卖油郎 感动柔情花魁女:演昆剧《受吐》之秦钟有感
作者:陆雪刚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柳梦梅  老师  角色  苏州  爱情  风流  行当  剧情 
描述:气的才子,而秦钟这个
不宜将物体艺术与时空艺术类比——关于昆剧的继承改革问题与友
作者:吴琛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空艺术  昆剧  连续工作  体力  期刊  改革问题  物体  《牡丹亭》  雷峰塔  剧种 
描述:××兄: 一月十四日来信及载有《昆剧价值的再认识》一文的期刊,都已收到。最近事情多了起来,而我又缺乏连续工作的体力,因此有些早该做好的事情也只得拖拖拉拉。这封信拖延至今,也是这个原因,只能请原谅
芳冠六清 灼灼其华——昆剧音乐家辛清华访谈
作者:徐明松 张泽纲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清华  音乐家  唱腔  南曲  昆曲  《牡丹亭》  红娘子  上海昆剧团  音乐形式 
描述:昆剧犹如中国戏曲百卉园中的一朵馨香四溢的兰花,雅韵宛然,令人神迷。昆剧音乐则是昆剧艺术无穷魅力的内核所在。昆剧音乐家辛清华,数十年来在这方兰花苑里辛勤耕耘,催发了一枝枝新蕾奇葩,竞相绽放。 辛清华
新声共咏日精花——记庄一拂与昆剧传字辈艺人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字辈  新乐府  昆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传习所  嘉兴  新声  全福班  昆曲  《牡丹亭》 
描述:新声共咏日精花——记庄一拂与昆剧传字辈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