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苏轼的思想
-
作者:解锡三 何凤奇 来源: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新政 北宋王朝 庄周 前期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神宗 统治集团 政治态度
-
描述:成就,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肃清“四人邦”流毒的一项课题。下面谈谈我们浅薄的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希同志们提出批评。
-
谈王安石陶冶人材
-
作者:林萌 来源:赣南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官 王临川 武学 律学 改革教育 学校 赵宋 新政 教育方针
-
描述:的。
-
从辟佛到护法的张商英宰相
-
作者:戒毓 吕晨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商英 宰相 护法 辟佛 禅学修养 代表性人物 王安石 新政
-
描述:,早年沾染道风,中年开始向佛,禅学修养较高,与黄龙派禅僧交往非常密切,是北宋佛教最得力的外护居士。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
-
作者:熊光慈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启示 北宋中期
-
描述: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
-
北宋变法的开端——庆历新政
-
作者:高欣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北宋中期 大地主 熙丰变法 政治革新 进步意义 社会危机 农民起义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
描述: “庆历新政”發生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由中小地主阶层代表人物所进行的一次政治革新运动的重要尝試。“庆历新政”在北宋“变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巨大意义,它是“熙丰变法”的序幕和准备。“庆历新政”的出現
-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评价可谓最高.
-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
-
作者:石训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实学思潮 理论支柱 范仲淹 实际效果 李觏 欧阳修 哲学范畴 信念 宋代学术
-
描述: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石训宋学是中国宋代学术思想的总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学派林立,人才辈出,而且创见多影响大,不愧为精华荟萃。学界过去对理学、气学、心学研究很深
-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设计
-
作者:刘海菊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社会危机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 北宋初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贫积弱 过程与方法 土地兼并 问题探究
-
描述:【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得出改革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概况和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历史感知,材料分析,问题探究,论从史出。3.
-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王安石教育改革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既要重人才 ,又要重兴学育才 ,更要重全社会系统的呵护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