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的闲情意象
-
作者:荆帅帅 来源:长安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情 闲情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春季意象 春季意象 秋季意象 秋季意象 夕阳意象 夕阳意象 酒宴歌席 酒宴歌席
-
描述:探索词中的生命意识。
-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
作者:刘文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
描述: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
-
同株异色并为奇葩——略论晏欧词之异同
-
作者:潘婷婷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俊秀 情深 意象
-
描述:晏殊与欧阳修共同将宋词导向雅化,尤其是欧词,因为更符合词主抒情的特质而对后世词人影响较大.
-
二晏词之比较
-
作者:宋邦珍 来源:清云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花间词 宋词 意象
-
描述:二晏词之比较
-
梦与文学
-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梦华录》 《邯郸梦》
-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梦,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哲人,正是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以梦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以千百计的名篇佳作,从而构成了中华文
-
导演与文学
-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
-
文学与“镜子”
-
作者:蔡田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镜喻 西塞罗 文学主张 体格声调 胡应麟 喜剧 文学比喻 兴象风神 “镜子说” 《堂·吉诃德》
-
描述:雷特》也引西塞罗这句话,说演戏的宗旨是:使自然照一下镜子,使德行自睹面目、轻狂瞧见本相,使当时的世道人情看清自己的形态和印象。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鼻祖斐尔丁也有“镜子说”,认为,小说的目
-
论文字与文学
-
作者:胡青宇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汉文学 十八世纪 语言学转向 文字语言 柏拉图 古希腊 哲学 汤显祖 文化
-
描述:论文字与文学
-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文军 来源:文教资料(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我国古代 小说家 浪漫主义文学 散文 文学体裁 作家作品 汤显祖 窦娥冤
-
描述: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答案:B(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
-
文学与历史
-
作者:葛兆光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文献学家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王安石
-
描述:不可否认,很多文学作品常常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之后浮想联翩。想像中,诗人一般都是很浪漫的,或者很是洒脱。只是有时候也不尽然,只要稍微翻翻历史文献学家的那些刨根问底的东西,我们就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