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道与人才
作者:金诤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道学家  科举制度  诗赋取士  人才  变革  司马光  士大夫 
描述:案提交朝廷讨论之时,司马光等守旧派大臣对之皆无异辞。①在这场表现为政见的“道之争”中,站在对立面上的是苏轼。他的《议学校贡举状》是当时唯一持反对意见的奏状。苏轼针对变革“重道轻”的思想,尖锐地质
由词达,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方利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教学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王安石  教师  语言文字  文本语言  理解  课文 
描述:历来文人学者都非常重视用词。贾岛推敲的故事被传为古今美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名满天下,而绿字又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作者如此别具匠心地遣词,目的就是由词达意,让所描写的
赠刘景
作者:苏轼 周红月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描述:赠刘景
同传校笺
作者:楊理論 宋妍霖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校笺  湖州  公墓  墨竹  宋史  四川省  梓州  永泰  太常 
描述: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人称"石室先生"、"湖州",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同生于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盐亭县永泰乡),据范百禄《宋故尚书司封
中国古代道观流变
作者:艾琳梅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以明道  韩愈  载道  柳宗元  文学  王安石  士志于道  儒家道统  仁以为己任 
描述: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学者就不断探讨""与"道"的关系,并把"道"置于突出的地位。从孔子开始,"道"就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说"士志于道"[1]55,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宋代上梁初探
作者:松田佳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初探  文天祥  四六文  皇帝  修建  结束部分  七言  房屋 
描述:盖俗体也。……"又清吴曾祺《文体刍言》云:"宋以后此体屡见,
“假如我是王安石……”
作者:顾廷斐 王汉江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古诗教学  遣词造句  词语  老师  象征诗  执教者  月亮  瓜州 
描述:家的团圆。”听课者面面相觑,不免为执教者捏一把汗。可是这位老师安之若素,将“明”与“圆”
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
作者:刘洋 王文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与高僧真净克
领导人阅——由打勾到画圈
作者:张俊禄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领导人  “耕者有其田”  土地法  打勾  半封建性  王安石  中共中央  平分土地  支援革命 
描述: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解放区,支援革命战争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此后不久,发生的“左”的偏颇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
谈物·漏
作者:朱启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计时器    滴漏  汉代  计时工具  刻度  王安石  铜壶  时间观念  水壶 
描述:样的时间观念呢?《民俗志》中,萧放的文章就通过人们庆祝春节的种种活动,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