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4)
报纸(26)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1)
地方文献 (24)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2(33)
2011(23)
2009(24)
2008(8)
2005(12)
1998(10)
1996(5)
1994(3)
1990(6)
1980(1)
按来源分组
社会科学辑刊(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
解放军报(1)
民间文学(1)
艺海(1)
潮商(1)
初中生辅导(1)
中国书画(1)
美术向导(1)
美苑(1)
论汤显祖的戏剧
作者:张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情与理  临川四梦 
描述:展现。
论李觏的吉凶
作者:崔伟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删定易图序论》  《删定易图序论》  吉凶  吉凶  周易  周易  五行  五行 
描述:人"之"人"是指为天之所为的圣人,圣人起着榫接天人的不可或缺之作用。
汤显祖“至情”辨析
作者:唐卫萍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在其戏剧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中展露无遗,然而"情"在汤显祖这里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情"的承认和赞美,二是"理"对"情"的引导和收束。前者是论"情"的起点,后者则是"情
王安石的科举
作者:师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  复杂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与科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既参加过科举考试,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因此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对科举的态度是复杂的。
论宋代的宫官制
作者:劉文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制  官吏  宋代  朝廷  王安石  虚境  政治  南宋  地位  生活保障 
描述:作为一种官制,又称奉祠或祠禄。宫官制是一个庞大而细密的用官体系,是宋代的一种特殊官制。自宫官制诞生以后,很多官吏以至大多数名人都做过这种官。就授予官吏的广泛性而论,官职中罕有其比。宫本是
汤显祖及其“性灵”创作
作者:袁丁  来源:飞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创作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性灵说  程朱理学  追求爱情  追求自由 
描述:也是中国文艺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景不走路
作者:朱丹  来源:汽车驾驶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行  旅游风景  峡谷  王相岩 
描述:“走路不景,景不走路”在太行大峡谷的道路旁你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警句,它提醒人们不要只顾景而忘记了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论何乔新之楚辞
作者:孙巧云  来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何乔新  何乔新  楚辞  楚辞  明代  明代 
描述:写照。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陆九渊的读书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高红菊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读书  现实意义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齐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做人",读书的前提是要立志,读书过程中要采取优游涵泳、与人切磋、大胆质疑、熟读精思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化繁为简的原则,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