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作者:许艳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汤显祖  思想  戏曲  影响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清源师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了明代戲曲聲腔演變的史實,闡述了戲曲藝人修養之道。本文力求對以上各方面作出較為切實的解析。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民间风俗  大众文化  戏曲 
描述: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
作者:舒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力  中国戏曲  戏曲艺术  里?  《牡丹亭》  观众  卡拉OK  省会城市  现实主义  《长生殿》 
描述:而娱人,并逐步融汇了音乐、舞蹈、诗词、绘画、雕塑、
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作者:阿甲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描述:》的作者、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讲,昆曲的词很典雅,但又很古奥。一个听不懂的字,就是看,也要查字典,过去又没有字幕,不可能你没听懂就翻来覆去地为你唱。写小说的手段是文字,文字没有形象,都是通过人
戏曲导演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导演  演员  艺术手段  节奏  汤显祖  艺术创作  动作  中国戏曲  参军戏 
描述:导演职能的发展导演,这个名词,或者说这个工作,在中国戏曲中间出现,据我所知,在解放以前并不普遍,也许在上海偶然有个别的戏是有导演的,北京还没有听说过。研究一下中国戏曲史,虽然没有“导演”这个名词,但是导演这个职能也是有个发展过程
古代题跋的文献学价值初探
作者:李红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王应麟  古籍  乾嘉时期  题跋  商务印书馆  异同  文献学价值  典籍  钞本 
描述:古代文章分体,有序跋类。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将文章分为十三类,序跋为其一。宋代王应麟《辞学指南》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曰:“《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
“思适”四则
作者:汪照圆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央图书馆  顾千里  海源  杨氏  古籍  李氏  流传  朱彝尊  王烈  李清照 
描述:一、上海古籍版《顾千里研究》(李庆著)第351页论及《舆地广记》版本时云:“朱竹坨所藏本归黄丕烈以后,又入汪阆源之手,再为吴志伊所得。‘志伊既卒于官,书多散失’,遂转入海源阁。(《楹书隅录》卷二
说用典
作者:乔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  古籍  王安石  萧子显  左传  古典诗词  艺术表现手法  联想和想象  李商隐  史记 
描述: 我国的古典诗词自有其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用典出处即其中之一种。一般说来,借助于恰当的历史类比和经过精心选择的古籍语辞,使本来不便于直言、明言的情意得以畅达,将容易写得质木平浅的题材变得新颖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