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重构人类诗意的家园
作者:王英琦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构人类诗意的家园》  中国  当代  散文  王英琦 
描述:达尔文曾感慨地说:"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功能——能够产生高级意识的那部分功能衰退。"他指的就是人的综合审美力和内在情感的能力。伟大艺术思维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和情感。特别对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杰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更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鉴赏力关系极大。
大顽童的工地游乐园
作者:黄鹤飞  娟娟    来源:文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顽童的工地游乐园》  中国  当代  杂文  黄鹤飞 
描述:会察觉这个工地实在太蹊跷了。[第一段]
董绪纯书法集评
作者:董绪纯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九十年代  机关工作  覆盖面 
描述:蔡大礼: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绪纯兄同在总参机关工作,单位工作覆盖面大,因此虽是同事,彼此见面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
当代书圣——舒同
作者:雁子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书法作品  共产党  书法家  中国书法  日本人  大革命失败  政治部主任  政治斗争  书法艺术 
描述:朋友,还因为材料都齐了,2005年是舒同诞辰100周年,中国文联、
《牡丹亭》在当代戏曲舞台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当代戏曲舞台  改编 
描述:提供有益的借鉴。
昆剧《牡丹亭》的当代解读
作者:金鸿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  戏剧剧本  结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人物形象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从舞台演出的历程与形态看,《牡丹亭》也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在中国的剧坛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剧本像《牡丹亭》那样在舞台上几乎不间断地被
京剧与当代审美
作者:胡笑蓓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审美  京剧程式  中国近代史  中国京剧  花雅之争  人文主义  社会价值  审美感应  历史  汤显祖 
描述:汉卿那样“感天地而泣
昆曲经典的当代意义
作者:李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中华文明  昆曲  经典  杨贵妃  当代意义  兴亡之感  文化传承 
描述:"东方名家名剧月"作为上海举办的全国性文化品牌项目,已经举办第五届了。它立足长三角,邀请全国的精品剧目来沪会演,不啻为奉献给上海观众的文化盛宴,也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作为东道主之一的上海昆剧团,这次奉献了两部根据传统经典改编的剧目《长生殿》和《邯郸梦》,既展示了昆曲遗
论《邯郸记》的当代演出
作者:魏攀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邯郸  演出  演出  折子戏  折子戏  汤显祖  汤显祖  吕洞宾  吕洞宾  表演  表演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  传习所  传习所  扮演者  扮演者  观众  观众 
描述:在明末,传奇就已经是仅取精彩折子戏演出,这也是后来三百年来的常例。一出四五十折的长戏往往要两三日才能演完,能从头到尾听完的恐怕没有几人,取精彩处表演也是必然的了。在上世纪80年代,《邯郸记》的演出也多以折子戏为主。郑传鉴先生①曾入昆剧传习所学习,是昆剧"传字
王安石的义利观及其当代意蕴
作者:周鑫  来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利观  经济改革  王安石  儒家  市场经济 
描述: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反应.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利益主体,也没有形成近代功利主义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义利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深度剖析王安石义利观的思想内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