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株异色并为奇葩——略论晏欧词之异同
-
作者:潘婷婷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俊秀 情深 意象
-
描述:晏殊与欧阳修共同将宋词导向雅化,尤其是欧词,因为更符合词主抒情的特质而对后世词人影响较大.
-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
-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
-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异同
-
作者:雷乃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王安石 思想内容 叙议结合 立论文 驳论文 苏轼 郦道元 游记散文
-
描述:《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异同
-
论司马光的经济法制变革思想:兼论与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异同
-
作者:李胜渝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司马光 经济法制 变革思想 王安石 变法思想 儒家思想 理想主义
-
描述:司马光与王安石不仅是同僚,而且是朋友。两人入仕之后,“比肩并进”,但由于他们各自思想的特点,哲学思维的根本不同,终究使他们在变法问题上分道扬镳。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阐述司马光的经济法制变法思想。
-
从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生平及其剧作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
作者:郭瑶函 鄢明亮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文化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
描述:14行诗、两首长诗以及其他一些诗歌等作品,其中以《威尼斯商人》
-
唯其理之是 唯其辞之是——从李绂、方苞评点柳文的异同再论
-
作者:张维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苞 李绂 评点柳文 义法说
-
描述:以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柳文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李绂与方苞评析柳文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认识方苞“义法说”的实质。方苞的“义法说”的提出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文创作的要求,但与李绂的古文理论相比,“义法说”则相对苛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阻碍了古文的创作和发展。
-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中国中秋节与韩国秋夕节之异同
-
作者:周磊 颜红 闫晨晓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韩国 中国 《周礼》 礼制 节期
-
描述:中国中秋节·韩国秋夕节之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祭月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逢三
-
同中显异 各呈其妙:论吴炳、孟称舜创作的异同
-
作者:吕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称舜 孟称舜 汤显祖 汤显祖 吴炳 吴炳 临川派 临川派 爱情 爱情 创作 创作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传奇 传奇 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 情至 情至
-
描述:吴、孟两人创作的风格相似性却是被一致认同的,即吴炳、孟称舜都是继汤显祖、沈璟等人之后蜚声晚明剧坛的两位剧作家。
-
旴江医家龚廷贤陈自明月经病证治异同辨析
-
作者:杜河洪 李丛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龚廷贤 陈自明 月经病 调经 散剂
-
描述:比较了旴江医家龚廷贤及陈自明在月经病证治方面的异同.
-
不同的性格, 同样的悲剧:浅析沈凤喜和冯玉如爱情悲剧之异同
-
作者:王镕鑫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冯玉如 爱情悲剧 社会环境 性格
-
描述:《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和《落霞孤鹜》中的冯玉如在当时处在钱权强势的时代,受时代的压迫造成了各自的爱情悲剧,她们的悲剧也与自己的身份地位有关,不同的是沈凤喜自身虚荣、贪图钱财的小市民习气也是她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与冯玉如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