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7)
图书(57)
报纸(38)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1)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8)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13(18)
2012(18)
2010(11)
2009(13)
2007(17)
1994(11)
1984(5)
1980(5)
1979(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中华书局(5)
巴蜀书社(3)
社会科学辑刊(2)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
学术研究(1)
山西古籍出版社(1)
文学教育(1)
收藏.拍卖(1)
福建艺术(1)
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上)──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冕服  六冕  复古   
描述:,这在唐高宗时引起批评。“多列式”被放弃,回归于“单列式”了。明时实用化、世俗化倾向,导致了冕服的逐渐衰落。从冕服在十几个世纪中的兴衰变异中,可以看到现实与传统、政治与文化在帝制中国的复杂互动关系。
野径新除讲院——李觏与盱江书院
作者:雪松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描述:野径新除讲院——李觏与盱江书院
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中)──《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周  周礼  梁武帝  皇帝  诸侯  复古  宗经  制度创新    郑玄注 
描述: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中)──《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下)——《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宗经    复古  变异  兴衰  变迁轨迹  史料记载  隋朝 
描述:宗经、复古与君、实用(下)——《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舍韩入扬”和“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儒的天命观,为构建"王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词与诗的对接:论北宋词学体思想的发展流变
作者:许博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史  词体  发展流变  北宋词  以诗为词  苏轼  晏几道  词学理论  对接  词学思想 
描述:词学资料看,北宋的词
“成,将以攻”应是“成将以攻
作者:杨栋 殷宝田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本句由于把"成"字读出。与上句形成承接复句。就只能
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作者:杜维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明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明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明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
牧田探析
作者:徐黎丽  来源:开发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畜牧业  探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王安石  西南少数民族  军事需要  处于战备状态 
描述:牧田探析徐黎丽一、两牧田兴置的原因两牧田兴置的重要原因有二。首先,与两频繁的战争有重大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只是在较大范围内的局部统一。除此而外,还有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之鼎足而立
科举科目考(上)
作者:赵民乐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贤良方正  制科  书判  科举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献通考  常科  学士院  制举 
描述:科举科目考(上)赵民乐科举制的科目,唐代有一百多科,到明清基本集中于进士一科。变化非常之大。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宋代。可惜的是,元人修《宋史》在《宋史·选举志》六卷中有二:卷为“科目”,却颠倒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