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1)
报纸(45)
学位论文(12)
图书(7)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2)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3)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4)
2013(16)
2012(11)
2007(3)
2006(7)
2005(13)
2004(6)
2003(3)
2002(3)
199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
家庭医学杂志(3)
大河报(2)
南湖晚报(2)
农家参谋(1)
当代江西(1)
读书文摘(1)
江西戏剧(1)
草原税务(1)
现代哲学(1)
工商食“制度论”的法理障碍
作者:刘云升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商食  制度  周礼 
描述:度,使我们相信工商食不是制度,存在自由工商业者。
《周礼正义》(地)点校斠略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校对  标点 
描述:标点失误45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
《周礼正义》(春第8册)校对商榷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周礼正义》(秋)校对商榷
作者:汪少华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点校 
描述: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音近而讹,脱文,倒文,出处错误).
从《周礼》大田联上得到的几点启示
作者:吴土法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马  几点启示    山虞  孙诒让  《周礼正义》  《诗本义》  《礼记·月令》  《朱子语类》 
描述:笔者曾写过一篇名谓《周礼大田联考》[]的文章,尔后,觉得在大田联上所反映出来的种种情况,对于认识《周礼》这部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的儒家经籍,似乎能得到某些启示。故而今不揣浅陋,将其写出,以就教于
我国早期学教育的历史价值
作者:陈水德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教育  民族教育  教学教法  伦理道德教育  文字  形成与发展  《学记》  历史价值  《周礼》  早期教育思想 
描述:的产生和完善我国先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方块体文字。但我国早期的文字却是在将遍缺乏教育的情况下,孤立地断断续续地产生,它并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文字。这可从最早孕育文字胚胎管窥一斑。如半坡遗址的陶文符号,及近期于长江流域出土的象形陶文和西安附近发掘的象形甲骨文.均属于三代以前的草创之作。然自虞夏以后,随着民族教育的兴起、文字和教育一旦结合,我国文字就摆脱了其草创阶段,而进入了其成熟阶段。我国早期教育.并非一开始就是文字教育。而主要的是靠直观式的器具教育。最初.人们以声教为形式,声教即乐教,靠日耳相传.用器乐传授。这是最易于被人所接受的便捷教法。至殷代,这种教法趋于完备,如殷代设大学、小学传教。大学田曾宗.为乐教;小学日序,为射教。射教是在乐教的基础上发表起来的,皆为器具之教。因此,殷代教育尚未完...
王安石《周新义》浅识
作者:刘坤太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周  经义  浅识  训释  先王  官府  宋神宗  《宋会要辑稿》  青苗法 
描述:书浅见,请教于方家。
《周礼》宗祀乐事联考
作者:吴土法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四夷之乐  师职    编钟  下管  郑注  乐之  卿大夫 
描述:礼》一书的编纂情况。
王安石《用新义》浅识
作者:刘坤太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用新义》浅识
《尚书·周》与《周礼》关系考论——兼谈西周的公卿学与孔
作者:翟奎凤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卿  三公 
描述:对西周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又有着历史性地突破,自觉和直觉的道德理性主义是孔子儒学的历史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