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考工记·凫》两种解读方式之比较
作者:隋郁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凫  去二  比值  鼓间  于口 
描述:后者,即"去二"为依次去铣、铣间以及舞脩的二分。
何添伉俪与何家族捐资兴建何澄溪学校
作者:暂无 来源:番禺侨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何添伉俪与何家族捐资兴建何澄溪学校
筠州刘:冰清玉刚的家族
作者:許懷林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冰清  范祖禹  宋代  家族  北宋  士大夫  江西  王安石  资治 
描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写真,更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这份罕见的解剖自我的素材,在今人的品德教育中依然应该受到重视。
划清图财害命和抢劫致死的界限——对法昌、洪臣案定性问题
作者:周迅智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抢劫罪  抢劫致死  抢劫致人死亡  被害人  杀人罪  司法实践  犯罪  法学界  定性问题  故意杀人 
描述:图财害命和抢劫致人死亡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犯罪,前者属于杀人罪,后者属于抢劫罪。但是,我国法学界对抢劫罪的构成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司法实践中在对这两种犯罪确定罪名时,也存在混乱现象:对为了得到被害人随身携带的钱财而杀人的图财害命案,有的定抢劫罪,有的定杀人罪,有的定抢劫、杀人两个
对被告人法昌、洪臣应定故意杀人罪
作者:弓长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意杀人罪  被告人  抢劫罪  被害人  公私财物  刑法  抢劫犯罪  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  行为人 
描述:被告人法昌、洪臣合谋杀死被害人李××一案,我认为应定故意杀人罪。 本案为什么不能定为抢劫罪呢?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之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强行将公私财物
艺术·梦想·坚持 鸣-张军大型对话励志讲座
作者:姜鸣 张军 于其多  来源:创意设计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工艺美术专业  大型对话  表演艺术  主持人  昆曲  艺术中心  传统工艺美术  职业学院 
描述:2010年上海世博期间,朱家角百年课植园内,昆剧王子张军与音乐家谭盾联袂推出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将昆剧以别样的方式唱响。突围传统镜框式舞台,昆剧的古典挟襄着跨越时空的现代;每当日头将落,课植园里,蝉鸣风吹雾动,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戏里戏外,历时与共时同演。
洪吉种地盖膜两作收入高
作者:张宗孟 张坤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洪吉种地盖膜两作收入高
“同物异名”的概念应是全同关系——与全吉先生商榷
作者:朱庆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物异名  同一概念  全同概念  词义  马铃薯  概念的内涵  同语  土豆  色彩意义  具体语境 
描述:先生认为“土豆”和“马铃薯”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其理由是“土豆”和“马铃薯”是同物异名。由此可见,先生是把同物异名的概念看成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
容肇祖同志给国柱同志的信
作者:容肇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  文集  治经  政治  孔子  思想来源  罗振玉  治学精神  努力学习 
描述:国柱同志: 接读来信和论文《论王安石》,得悉努力学习,读书写作,至慰远怀。你阅读《王文公文集》后,即写出论文,甚好。前两章关于哲学和政治方面,大致尚佳。关于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本文已能自圆其说。为了深入一步,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可以深深见到王安石的思想的治学精神与得力地方。治经
再论典藏工作:兼与洪同志商榷
作者:黄绍杞  来源: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藏工作  图书馆界  藏书工作  典藏目录  图书馆工作  馆藏利用率  分编  公务目录  高校图书馆  商榷 
描述:,掌管祭祀的官吏叫典祀,掌管监狱的叫典狱,掌管朝拜的叫典仪。还有如典藏、典簿、典同、典瑞,则分别是掌管文书、登记、乐器和玉器的。掌管全国图书的叫典籍。现特引证我国历史上“典籍”等官制名称,藉以明了“典藏”本身的含义,我想有助于本文对典藏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