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4)
期刊文章(86)
图书(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2)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0)
2013(10)
2012(16)
2009(10)
2008(6)
2006(3)
2000(3)
1999(3)
1997(6)
1973(1)
按来源分组
天津日报(14)
上海文汇报(10)
其它(3)
三晋都市报(3)
雪莲(2)
厦门商报(1)
东华(东京)(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琴童(1)
中华文学选刊(1)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云壑渔隐》赏析
作者:董寓榕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泼墨  晚年  三个阶段  中国近现代  书画作品  泼彩  用笔  李瑞清 
描述:逝于台北,享年85岁。原名张正叔,又名张权,乳名小八。后改名为猨、蝯、爰、季,字古皇、季爰、大千,号大千居士。别署石室沙
北宋翰林画院制度下的美术教育探究
作者:梁田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翰林画院  画学  王安石  考试制度  教育模式  制度影响  北宋初期  选拔制度  绘画 
描述:虽然在北宋前期,画院出现的同时,正式的画院教育机构并未形成。但是,类教育模式在画院的制度影响下,还是暗暗地存在和发展着的。画院的录用选拔制度、递迁制度都对画院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民间的美术教育产生深深的影响。
元代隐逸画家王蒙《青卞隐居》研究
作者:贾峰 屈健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元代  创作背景  作品  黄鹤  明代  空间分割  皴法  评价  技法 
描述:冠以"第一"的评价中.不难看出《青卞隐居》在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青卞隐居》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那时,王蒙已是第二次隐居黄鹤山中.他一生都在隐逸与出仕
朱寿昌入《二十四孝》原因探析
作者:陈晓燕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四孝  寿昌  王安石  黄庭坚  熙丰变法  苏轼  士大夫  居敬  元代  江西诗派 
描述:元代郭居敬所辑的《二十四孝》,一直被历代统治者当成彰显孝道的范本,其中所收录的宋代人物仅有黄庭坚和朱寿昌。黄庭坚是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他不仅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并且在书法领域也造诣颇深,因此历来
五台山曹洞宗:从五台山“曹洞宗派之”石塔谈起
作者:崔正森 焦瑾琦 张云飞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台山  曹洞宗  禅师  临济宗  禅宗  石塔  风景名胜区  僧人  耶律楚材  新闻中心 
描述:2009年12月7日,我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新闻中心的焦瑾琦、张云飞等3人冒着-10℃的严寒,踏着冰天雪地,到了五台山车沟村西的公路北面,看到了一座八角二层幢式石
孤高奇逸 缅邈幽深:评石谿的典范之作《秋山晴岚
作者:潘文协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首山  明末清初  简朴生活  南京  风格  成熟期  曹洞宗  高峰期  报恩寺  画面 
描述:位高僧,就是明末清初野
浮雕“十里红妆迎亲”和根艺美术家葛安飞
作者:王兴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迎亲  浮雕  美术家  根艺  宁绍地区  人文情怀  造型特征  工艺艺术 
描述: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大厅正立面墙上,悬挂着一幅长15米、宽1.8米的仿古浮雕迎亲。图版选用的白胡桃木材料,一眼看出就有本色庄重、细腻美观、顺眼大气的感觉。浮雕迎亲是根据
树中读画:一从龚贤《江村荒柳》谈他的生平与艺术风格 樊
作者:林树中  来源:艺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树中读画:一从龚贤《江村荒柳》谈他的生平与艺术风格 樊
吴宏、冯仙湜等八家合作《冈陵祝寿》轴试析(兼论“武林画派
作者:黄涌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画派  冈陵  武林  画家    试析  龚贤  秦祖永  韩昂  水口 
描述:,绢本,设色,纵226.9厘米,横98.5厘米.全布局缜密,冈峰层叠,以略带斧劈皴为主,近似蓝瑛自称的所谓“仿李希古”的笔法.瀑布流泉,生动有致.溪桥上山腰中有几位点景人物,神态悠闲.矫松苍健
李根《溪山远望》(扇页)——兼谈李根是否即“金陵八家”的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金陵画派  理想世界  文人画  大柳树  1679年  北京故宫  书画篆刻家  地方文化史  南京博物院 
描述:,似乎是很难过“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的.或者是表现作者的理想世界,或者这个隐士就是画的作者自己.扇面右上题云:“已丑夏为祖西词兄.李根:“下钤一很怪的图章,像象形的兽面,又像是古文字.画风质朴而富古意,似信笔涂抹,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