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古文家与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
-
作者:李斌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家 林纾 吴曾祺 国文教科书
-
描述:1908年,商务印书馆聘请古文家林纾、吴曾祺编辑中学国文教科书,以满足新式学堂的需求。林吴二人所编教材在基本遵守教育主管部门和出版商的相关规定之下,又巧妙利用政策的缝隙,突出编者本人的趣味和眼光
-
“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文选》前言
-
作者:姚奠中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柳宗元 欧阳修 韩愈 新散文 王安石 散文发展 写作实践 文章
-
描述:”。最早把他们的文章合为一集的朱右,但那个本子早已佚失;其后便有茅坤的《唐宋八大家集》,
-
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
-
作者:沈元林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诗赋取士 宋代诗文革新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科举改革 《三朝北盟会编》
-
描述:苏轼在宋代古文运动中的矛盾心态沈元林苏轼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表现,历来是为人所肯定的。本来,作为唐宋古文运动的八大家之一,与韩、柳、欧阳齐名的苏轼,能够得到肯定,也属当然。不过,当我们深入研究
-
“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
作者:严中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李香君 林黛玉 薛宝钗 《桃花扇》 秦淮河 寇白门 《牡丹亭》 贾宝玉
-
描述:蜚声中外的秦淮河,是南京的主要水系。河水流至南京通济门的九龙桥,分为内外两河,内河由东水关入城,经城区南部,由西水关出城,与由通济门外流经中华门至西水关的外河汇合,沿石头城入长江。内河被称为“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它的变迁往往反映出王朝的更替和兴衰。晚...
-
也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
作者:费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周礼 孔子 新解 论语 批评 周公 僭越行为 演奏 大夫
-
描述:成矛盾,但具体到《论语·八佾》中孔子所批评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则以旧说为是。旧说认为,季氏将八佾舞“于其家庙舞之”,所以认为是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汉马融注《论语》本句说:“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
-
《周礼》“八议之辟”考论
-
作者:温慧辉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特权法 《周礼》 八议之辟
-
描述:《周礼》中的八议制度应形成于战国之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存在如此系统的规定,不排除《周礼》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整理完善的可能。八议制度是贵族官吏司法特权的集中表现,对中国后世的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
“扬州八怪”的美学倾向
-
作者:许金如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美学倾向 郑板桥 资本主义萌芽 艺术创作 汤显祖 新兴市民阶层 中国文学史 唯物主义 李方膺
-
描述:现代画风。作为诗人、书法家,八怪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八怪虽然不是美学家,但八怪所表现的美学倾向上承朱耷、石涛,受汤显祖、公安三袁、袁枚的影响,下启晚清和
-
论由乞
-
作者:王闿运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 隶体 六书 笔迹 乾嘉 重名 古文 周礼 经典 人为
-
描述:贼可畏。读由为勿。以致经典由字。不知下笔。世人奉为圭臬。鬼遂成丑语矣。周礼三大
-
拜和再拜
-
作者:江龙山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稽首 空首 涵义 荀子集解 解释 周礼 王先谦 古代汉语 古文 礼节
-
描述:“再拜”一语常见于古文中,表示一种恭敬的礼节,然而它的确切的涵义却往往被人所忽略。要彻底弄清什么是“再拜”,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拜”。拜的涵义非常复杂,古代有九种拜法。《周礼·春官·大祝》:
-
战国齐“徙甿”玺与“爰土易居”
-
作者:葛英会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玺文 战国时代 说文 功用 形制 齐国 古文 周礼 古玺
-
描述:《古玺汇编》0322、0198——0202所揭六方玺印,尽管大小不一,形制及玺文字数亦不尽一致,但玺文内容大体相同,是具有同等功用的同类玺印。此六方玺印,其大者可逾方寸,小者亦较一般私名印为大。形制可分二种:一种为方形(正方或长方),阴文,四周有边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