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肯红的花(之一)
-
作者:忆明珠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南京 扬州 明清之际 二十四桥 符合实际 欣赏 民族文化 王英琦 山东淄博
-
描述:致刘祖慈祖慈兄:久未联系,近况如何,甚念。经常想到当年在鸡鸣寺吃素的情景,往事如烟,很难有那种机遇了。你还在做诗人吗?记得你自称居士,如有所作当是禅诗了。江流、公刘、王英琦诸君子如何?
-
六朝帝都几重诗
-
作者:郭天印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金陵 王安石 中国历史 刘禹锡 封建王朝 南京 诗歌 都城 东吴
-
描述:金陵形盛,龙盘虎踞,江浙富庶,鱼米之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不少封建王朝都把南京(又名建康、金陵)作为都城。自东吴始,至南陈灭亡,已是六朝之数。诗人们在诗歌中将金陵称作
-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
作者:李芳 来源:新一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硬骨头 张居正 明代 申时行 临川四梦 南京 爱情 戏曲家
-
描述:方的莎士比亚"。把自己的名声看做处女的贞操和《牡丹亭》才子佳人的爱情喜剧相比,汤显祖的人生无疑
-
黄鹤一去不复返 靖难以及此后的留都岁月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 宫殿 迁都 建文帝 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 永乐帝 皇宫 北京 父亲
-
描述:自然力量的警示。于是采纳方孝孺的建议
-
中国词学学的奠基人:民国四大词人之三:龙榆生(二)
-
作者:施议对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精卫 朱祖谋 国民政府 词学 夏承焘 民国 南京 汪伪政权 立法委员 王安石
-
描述:(二)斜阳烟柳,惆怅凭栏A君:正如你在上文所说,龙榆生毕生功业的成与败,除了能"忍"或不能"忍"以外,幕前的三位男人——朱祖谋、汪精卫和毛泽东,其影
-
书生的一种活法
-
作者:谢思球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敬梓 晏几道 短期内 张岱 秦淮河 程晋芳 选择 儒林外史 人生 南京
-
描述:,然后在第二天清晨起床
-
国家级昆曲传人张继青访谈
-
作者:刘梦纚 陆怡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张继 牡丹亭 老师 寻梦 演出 演员 苏州 剧团 南京
-
描述:问:请您谈谈对昆剧创新与传承的看法张继青①:这个问题比较大,谈不好,现在白老师②在做这个事,他做的比较好,因为我们那个时代也是糊里糊涂,我们学的时候是要继承传统,不折不扣的把这个东西(继承下来)。我们那个时候五几年,我是54-56年的时候学昆曲,那时候昆曲好像也是比较衰亡的时候,比较不景气,招
-
夜深沉:流水华章之三
-
作者:苏叶 来源:雨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智者 西施 南京 近三十年 艺术家 清明 杜丽娘 民歌 高寿
-
描述:屋里静静的,一位华发如鹤的智者和一位双鬓犹漆的贤者,都拿清明的眼神定定地看我,等我说下去。2007年9月21日晨,九十高寿的艺术家高马得老先生在南京仙去。笔者与他们一家近三十年素交,哀哀悼别,无可
-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
-
作者:王华平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明代后期 东方 牡丹亭 莎士比亚 明代社会 爱情生活 创作道路 南京
-
描述:明代后期,汤显祖在一个世代书香家庭降生。汤显祖自小便接受了良好教育,少年的他知识广博,文思敏捷,熟读《诗》、《书》、《春秋》等,精通音律,为日后的戏剧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汤显祖21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而却在会试里屡次不中。这对希望通过积极
-
听曲随记——江苏省昆剧院的一次演出
-
作者:徐知免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江苏省 兰苑 剧种 折子戏 南京 样点 朝天宫 演员 《牡丹亭》
-
描述:昆曲人人说好,但不兴盛。多年以来,南京,作为省会,都没有一个象样点的演出场所。朝天宫背后建的那座兰苑剧场格式典雅、质朴,很适宜于如昆曲这样的剧种在里面演出,当然,现在还是缺少个与之配合的良好后台,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