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8)
报纸(50)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
地方文献 (1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26)
2013(12)
2011(8)
2010(12)
2009(14)
2008(10)
2007(7)
2005(6)
1988(2)
1983(2)
按来源分组
侨报(2)
中国航天报(2)
学生之友(小学版)(1)
北方文学(下旬)(1)
时代文学(1)
中外社科论丛(1)
人民日报海外版(1)
检察日报(1)
安徽日报农村版(1)
吉林日报(1)
满目哀 一腔愁情——杜甫《登高》导读
作者:姚永强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景物  艺术价值  胡应麟  夔州  气象  中学  摹状  境界  会宁县 
描述: 《登高》系杜甫寓居夔州、贫病交加之时所作。全诗借登高所见之秋江景色,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孤苦老病、疾首痛心的复杂感情,激切苍凉,沉郁顿挫,律法谨严,气象阔大。胡应麟《诗薮》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精当地指出了其艺术价值。
元道藏音注研究——有关声母系统的研究
作者:冯娟 杨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反切  声母  中古音 
描述:有许多音注,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考察宋代的语音系统。
刘绍武论仲辨证论治方法浅析
作者:任添华 李伟 张淑文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辨证方法  研究 
描述:<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天已<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访网络“学术博客超人”陈
作者:张冯娟 孙霞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  网络技术  学术论文  建筑技术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超人  世界一流  新浪 
描述:元,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高级工程师。自从一年前开通网络"新浪?博客"以来,已经发表了多达二十多万字的数十篇学术论文,将其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精彩部分一一展现出来,与广大网友直接进行了交流,并且取得了
初和“谢公笺”——兼与陈大川先生商榷
作者:周秉谦  来源:中国造纸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阳  余姚  手工纸  王安石  谢氏  公元  竹纸  海塘  知县  越州 
描述:的《中国造纸术盛衰史》。书中说:“所云谢公者,富春谢司封,初(可解释为福之物,福元年为公无892年)创笺样以便尺书,因以为名。”认定“谢公笺”是晚唐时期江南富春人氏谢司封在福(唐昭宗李晔年号
《访网络“学术博客超人”陈元》之后记
作者:叶玉香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  网络  超人  学术  艺术论坛  孝感市  湖北省  建筑 
描述:2007年10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的第二届"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上,本刊记者张冯娟、孙霞有幸对陈元先生作了一次题为《访网络"学术博客超人"陈元》的专题采访,并刊发于《华中建筑》2007年
论宋代陈元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张爱民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描述:《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道教学者陈
情与会意在言表——晏殊《浣溪沙》赏读
作者:钟国榜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  晏殊  词语  浣溪沙  言表  自然现象  天气  流光  实景  郑谷 
描述:情与会意在言表——晏殊《浣溪沙》赏读
晏殊《蝶恋花》“乐写哀”辨
作者:昝娟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蝶恋花》  晏殊  晏殊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  《珠玉词》  《珠玉词》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苏教版  苏教版  反衬  反衬 
描述: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写哀情。
交音和性:陈元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作者:李雄燕 段炼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道  中道  和性  和性  意义  意义      音乐  音乐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元是宋代重玄学一个代表性学者。他从中道贵和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中和、冲和等音乐美学思想。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的音乐审美主张,对当代音乐美育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