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52)
报纸(55)
图书(10)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0)
地方文献 (42)
红色文化 (13)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3(29)
2012(38)
2011(41)
2010(35)
2009(31)
2007(37)
2004(18)
1997(14)
1995(7)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社会科学战线(3)
诗选刊(3)
文艺争鸣(2)
中国油画(2)
海内与海外(2)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1)
闽台文化交流(1)
新死亡诗派《诗》七人诗选:陈道辉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作品  诗选  诗派  死亡  天使  感受 
描述:天使与乌有的游戏……可能是我假想的躯体还给一块空地升起梯子我感受着如同在光亮与潮湿之间舔舐新鲜血液“可以是与旷空浪费的白色相似。”
画里寻诗 可赏可读——张铭淑花鸟画作品观后
作者:李福顺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部队农场  出版社  花鸟画  服装设计  中国画  中央美术学院  编辑工作  绘画创作  陶瓷厂  作品 
描述:张铭淑,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先下部队农场劳动四年,又在陶瓷厂工作数年,还曾搞过服装设计,前几年调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工作。她设计的陶瓷、服装都获过奖。近几年她利用编辑工作之余,进行绘画创作。起初只是个人“抒情”,手法不拘一格,尽兴而止,画好便塞入床底,根本没有想到发
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兼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作者:林树中  来源:艺苑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水墨画  省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兴隆洼文化  内蒙古敖汉旗  比较研究  意识形态  朱思本  中国绘画史 
描述: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兼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谈谈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华子良传奇》作品讨论会上的讲话
作者:马识途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文学  通俗文学  讨论会  社会主义文学  作品  刘绍棠  传奇文学  通俗小说  文艺界  马烽 
描述:如何看法,如何对待。
名画欣赏
作者:暂无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浙江湖州  直接影响  元代  山水画  葛洪  赵孟  移居  黄鹤  王维 
描述:葛洪移居图王蒙元代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山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
黄鹤楼上赏名联
作者:陆可爱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公园  对联  欣赏  楹联 
描述:意,读来颇有道骨仙风之韵,飘然神奇之感。绕楼而行,南门上挂着一副热情洋溢的喜庆新联: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作者:解玉峰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民族艺术  脚色  牡丹亭  真正意义  五十年代  戏剧人物  西方戏剧  长生殿  职业教育 
描述:绝非偶然。那么,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之一,其魅力究竟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由林黛玉欣赏《牡丹亭》所引起的思索
作者:钟扬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观众心理  戏曲  演员  贾母  宝玉  戏文  娄江  弋阳腔 
描述: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
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作者:阮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的语境  诗词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辨析  知人论  李白  批评方法  王安石  春花秋月  《将进酒》 
描述: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古典诗歌欣赏
作者:黄国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敕勒歌》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天净沙·秋思》 
描述:;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