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变老的杜丽娘
-
作者:孙惠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自逗起 一梦而亡 至情至性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自《牡丹亭》问世,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学者文人甚多,其中有大量评论是关于作品的反抗意义和人性自觉意识。进入现代以来,《牡丹亭》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杜丽娘的情爱生发获得了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对反封建意义也有了重新的认知。通过对杜丽娘梦境发生的心理基础和作者的哲学倾向的探讨,从而了解作品永不消退的魅力。
-
白先勇《牡丹亭》两百场 不诉离伤
-
作者:Arvin 来源:舒适广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不诉离伤而已。 “不务正业”的白先勇 白先勇是谁?当他笑呵呵地站在我们面前,跟我们谈昆曲如何之美,其存在与发展危机又如何之深时,他是谁?他不是一个戏班班主,也不是拯救文化的形象大使,没有任何人授权
-
“左骖殪兮右刃伤”一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郑玄注 期刊 冬官 文章 车前 刀剑 第一 骆马 周礼
-
描述:《文学评论》今年第一期刊登刘凯鸣的文章,认为《国殇》中的“左骖殪兮右刃伤”,应释为“左骖马死,戎右被刃创”。“刃”,《周札·冬官·车前人》:“桃氏为刃。”郑玄注:“刃,
-
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娄江 故事 超越 读者 属于 张大复 汤显祖 戏剧
-
描述:"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词。然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似乎并非仅仅属于《牡丹亭》。它的一位读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
-
刘绍武论仲景辨证论治方法浅析
-
作者:任添华 李伟 张淑文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辨证方法 研究
-
描述:<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天已<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
浩气永垂周鸣国先生
-
作者:柳国华 来源:山东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浩气永垂周鸣国先生
-
丹心永系洪泽湖——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
作者:刘朝文 来源:群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获得者 人大代表 奖章 洪泽湖 小学教师 精神文明 王安石 教学船 陆龟蒙 苏东坡
-
描述:洪泽湖象青春少女一样美丽,曾令陆龟蒙、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等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挥毫泼墨,留下许多著名篇章。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一度成为“落后”的代名词。经济落后,文化落后,作为精神文明源流的教育事
-
从明代道士张永馨的度牒说起
-
作者:魏德明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士 明代 度牒 礼部 王安石 闵行区 博物馆 和尚 出土 大明律
-
描述:之印骑缝章,
-
陈道永 太极养生观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体育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结合的运动。在练太极的过程中,肌肉就是衣服,骨头就是衣架,要将衣服自然轻松地挂在衣架上。太极拳,训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种气势。 BM:练太极能解决我们身体上的问题,那可以解决我们心理上的问题吗?陈道永
-
周礼铸吉金,子孙永宝用
-
作者:卫松涛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西周晚期 馆藏品
-
描述:(见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