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姜洪吉种地盖膜作收入高
作者:张宗孟 张坤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姜洪吉种地盖膜作收入高
峰并峙,双水分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作者:薛如林  来源:外交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莎士比亚  汤显祖  人文主义  柳梦梅  封建礼教  资本主义萌芽  个性解放 
描述:峰并峙双水分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薛如林《牡丹亭》(1598)和《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都是戏剧名著。它们的问世先后仅差三年;它们的作者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虽然生不同岁,却死于
王安石的“元气不动”与“道立于”思想浅议
作者:李之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元气不动”与“道立于”思想浅议
苏轼杭时期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周慧珍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形象  散文创作  杭州  表现自我  熙宁  王安石  形象显现  司马光  人文科学版 
描述:、志趣,发露了其彼时的行动事功,而这内在与外化二者的交合融汇,即使一个杭时期的苏轼有血有肉的鲜明的自我形象显现在读者面前。
亦敌亦友心知——朱、陆交往叙考
作者:王法贵  来源: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交往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相知相交30年(1162-1192),在理学上互为论敌,在私交上互为诤友。如何处理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两位大儒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洞悉朱、陆之间的微妙关系与是非曲直,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特作叙考。
论元明朝杂剧士人形象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潮之歧异
作者:陶慕宁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艺术价值  北杂剧  作品  中国戏曲  士人形象  汤显祖  元明杂剧  文化思潮  戏剧美学 
描述:鲜有时代风格可言,仅能视作元杂剧的余绪,故亦置不论。
张大千伪作石涛绘画例的辨识
作者:肖燕翼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伪作  古代绘画  折枝花卉  琉璃厂  古代名人  刘海粟  山水画  故宫博物院 
描述:无论口老相传,还是研究张大千先生平生艺事的撰述中,颇多不同的“版本”之传。本人曾与北京琉璃厂古玩字画行业的前辈老人多有接触,他们又曾与年轻时代的张大千先生有所来往,似乎每个人都有些关于张大千的掌故之谈,现择以有关张大千伪作石涛绘画的二则逸事略作趣谈。
元代蜀中书家——介绍邓文原与虞集
作者:刘诗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代蜀  跋文  行书  赵孟  祭酒  翰林  行草书  行中书省  巴西 
描述:国子监祭酒,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肃,亦称邓文肃。《元史·邓文原传》
刘衡如柯象峯先生审查哲学及社会学名词
作者:暂无 来源:金陵大学文学院通讯 年份:194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衡如柯象峯先生审查哲学及社会学名词
一样怀古 般胸襟——周邦彦《河西 与王安石《桂枝香》比较
作者:汤高才  来源: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样怀古 般胸襟——周邦彦《河西 与王安石《桂枝香》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