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
报纸(107)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9)
地方文献 (17)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2(22)
2011(22)
2009(21)
2008(10)
2007(12)
2005(4)
1991(2)
1990(2)
1973(1)
按来源分组
戏剧之家(1)
社会科学辑刊(1)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
文物(1)
民族研究(1)
宁波晚报(1)
孔子研究(1)
潇湘晨报(1)
政大中文学报(1)
风采(1)
勇当科技致富的领头雁——记天津市津南区辛镇稻蟹混养大户李
作者:纪丽英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致富  津南区  天津市  种养技术  科技人员  稻田养蟹  稻田放养  承包田  水稻   
描述:李纪香是天津市津南区辛镇上郭村农民,1997年她承包村里125亩稻田,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稻蟹混养,当年创收12万元;1998年她又扩大承包规模160亩,收入达23万元。她致富不忘乡亲
凝云抱峰 行思万里 小尖及其艺术
作者:孙晓枫  来源:潮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尖  王安石  水墨艺术  中国山水画  隐逸心态  笔墨语言  八大山人  文人画  山水画家  入世 
描述:经充分的表明了一种对
周礼末崩僭越在先:董家村、白、杨家村三处窖藏铜器组合所反
作者:李佳楠 段德新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窖藏  中晚期  西周社会  礼制  单氏家族  青铜器  周礼  组合  铭文  贵族 
描述:处窖藏的基本情况董家村窖藏、白窖藏、杨家村窖藏是建国以后宝鸡地区发掘的三处影响很大的西周铜器窖藏。这三处窖藏不仅出土器物数量大、品相好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五祀卫鼎、九祀卫鼎、卫、、墙盘、盘
抚州地区建办扶持老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邓其祥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公路  山林资源  村委会  农业基础建设  资溪县马头山  元老  采伐运输  灌溉面积 
描述:几年来,抚州地区集中了762.9239万元老建资金,用于农业基础建设。已建成水库3座,排灌站16座,修建坡坝95条,26815米,新增灌溉面积41244亩,年增产粮食5626.4吨;新建电站88座,装机4414.5千瓦;新建公路47条,344.5公里;桥梁39座,总长3122.8米。据
支书代:荣誉催生创意润泽民生
作者:暂无 来源:绿色视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北市  社区  塌陷区  相山  环保  人格魅力  奔小康  示范区  民生  煤矿 
描述: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代士选,今年已年近60。从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李桥社区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要退下来时,许多老百姓多次到镇里、区里呼吁要求把书记留下来,好带大伙奔小康再走一程。"航母巨无霸
福建冠豸山:记小记竞相攀岩
作者:新华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冠豸山  风景名胜区  福建连城  攀岩  北京青年报  马头山  中国教育电视台  女选手  风景区  坡度为 
描述: 2001年匹克杯首届全国记者攀岩公开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近日在福建连城县国家四A级风景名胜区冠豸(音xhi,“制”。———编者注)山落下峪帷幕。 经过预赛和决赛,共有12名男选手、4名女选手在冠、豸山风景区内马头山情侣峰55米高、坡度为75度的岩壁上成功登顶。北京青年报的司徒晓春、福
两代书法爱好者-红领巾访问书法家舒同
作者:张伟雄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两代书法爱好者-红领巾访问书法家舒同
忆“牡丹亭前盛会”,闯矿改革新路
作者:曾照辉  来源:中国钨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末期矿山  末期矿山  改革  改革 
描述:介绍了西华山钨矿为走出末期矿山所面临的困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陈景元注《》及对老子道论之发挥
作者:夏当英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常道  可道     
描述:气象;至于道与气的关系,他依然沿用道家传统气化论来加以解释,但又融入了新的观点。
要下“幕后功夫”——记者刘衡一席谈
作者:遥远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衡  新闻记者  人民日报  自治州  鄂西土家族  采访  新闻报道  采写  恩施市  通讯 
描述:笑着说:“也许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我们女的走到哪里就和人家聊家常。你看,我们《人民日报》记者部几个女同志,柏生、金凤、孟晓云和我,都是喜欢写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