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9)
报纸(27)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14)
历史名人 (50)
地方风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1(15)
2010(12)
2009(10)
2008(10)
2007(8)
2005(3)
2002(3)
2001(3)
1993(4)
1981(4)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7)
电影评介(2)
歌海(2)
中文自修(1)
公共艺术(1)
教育理论与实践(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音乐(1)
电影新作(1)
当代小说(1)
惊梦”三境界
作者:顾瑞雪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古典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传统剧目  形象生动  人的形象  汤显祖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的传统剧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是被誉为“中国的莎±比亚”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全本《牡丹亭》剧情起伏曲折,唱腔文辞华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活,尤其是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
惊梦》:当昆曲遇上芭蕾
作者:木木  来源:读者欣赏(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昆曲  芭蕾舞团  爱情故事  观众  芭蕾舞剧  心路历程  柳梦梅  汤显祖 
描述:转的心路历程。很多观众形容它是中国版《人鬼情未了》
第六维度:惊梦
作者:姚媛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维度  汤显祖  昆曲  牡丹亭  故事  白先勇  寻梦  梅花  园林 
描述:".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句子.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作者:施德玉  来源:艺术学报(表演类)(革新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词格  套曲  曲式结构 
描述:昆剧《牡丹亭•游园》套曲之研究
挥毫“游园梦”水墨《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水墨  水墨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美术馆  美术馆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国画  中国画 
描述:戏剧绘画大师潘裕钰先生在爱慕美术馆展出了其创作的昆曲《牡丹亭》之游园惊梦的主要情节形象绘画。此次名为《游园惊梦——潘裕钰昆剧人物画艺术展》以中国画手法再现了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的重要篇章,在他
杜丽娘性格发展上下篇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性格发展  惊梦  寻梦  “情”  柳梦梅  老夫人  断尾  女孩儿 
描述:后。”①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云:“汤氏用笔最为有力的地方,实为杜丽娘如何病死,又如何还魂。”徐朔方在《汤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作者:张静娴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唱腔  节奏  惊梦  上舞台  戏校  折子戏 
描述:不渝。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我演杜丽娘的一点体会
作者:沈昳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姹紫嫣红  《牡丹亭》  昆剧  昆曲  惊梦  闲庭  寻梦  中国古典戏曲  梅树 
描述:“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一曲《牡丹亭》不知迷倒了多少昆曲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听老师们自豪地咏叹:昆曲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母。《牡丹亭》称得上是中国古典戏曲的最高典范。由此,昆剧《牡丹亭》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最崇高的艺术圣殿,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则是我魂牵梦绕的憧憬与渴望。
“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朱伟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阴影原型  人格面具  《牡丹亭》  心理学分析  汤显祖  柳梦梅  封建礼教  惊梦  感性生命 
描述: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