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费最低保证数应是多少
-
作者:暂无 来源:退休生活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退休费最低保证数应是多少
-
周官数,释《通典》
-
作者:洪诚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周礼》 下士 内官 冬官 诸侯国 庶人 《五礼通考》 五官 《周礼正义》
-
描述:六万三干六百七十五人,内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六万一千三十二人。内职掌:府、史、胥、徒、贾人、工人、奄、寺、罪闽蛮夷貉等五隶、医人、圉人、虎士、视瞭(力召反)及奚、浆、笾、醢、醯、盐、幂、酒、祧(原文作桃,误。《周礼》无桃人,《考工记》“桃氏为剑”,非此所云。亦非稻之误,《地官》稻人为上士。此皆女奄之无爵号者。此从孙氏《小宰》疏引改。守祧,奄也)、舂枕(女奴)、 、等女职,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人。都计内外官及内职掌人,七万九千六百二十五人。其旄人舞者(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及太祝巫觋(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阍人每门及囿(诚案:杜云“阍人每门及囿’,指《天官·叙官》“阍人”云:“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而言,非指《地官·囿人》)、世...
-
南宋两广盐场数辨正
-
作者:林树函 来源:盐业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盐场 两广 化州 《玉海》 广东路 王应麟 绍兴 史料价值 史志 高州
-
描述:州一,高钦雷,化各二”甚感费解。
-
以数记言——中国古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
作者:姜桂芳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记言 有效的教学 《周礼》 治国思想 《洪范》 “数” 《孙子》 二十八宿 百官
-
描述:,此乃地理之常数;“五脏”、“六腑”、“六淫”、“七情”、“四伤”、“五科”、“七事”、“七表”、“八里”、“九道”、“十二藏”,此乃医学之常数;“一言”、“三省”、“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族”、“三变”、“四教”、“四恶”、“四美”、“六蔽”、“九思”,此乃修身之常数;“五事”、“七计”、“三胜”、“三势”、“三权”、“四治”、“六
-
卦象爻数源流考
-
作者:张其成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十四卦 数字卦 《易经》 八卦 《周易》 源流考 大衍之数 周易研究 卦象 《周礼》
-
描述:,“象”起源于卜,“数”起源于“筮”。“象数”是伴随占筮活动而产生的。占卜是中国上古社会比较重要的活动,至迟在公元前3000年就相当盛行了。迄今发现最早的占卜遗物是内蒙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卜骨,属鹿
-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作者:赵伯雄 来源:文献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文献 逸周书 数词 孔子 周礼 洪范 分类概括 组合 战国秦汉 名词
-
描述: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十三经注疏》的卷数和字数
-
作者:王恩保 来源:文献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 经文 注疏 先秦文化 毛诗正义 周易 篇名 卷数 周礼 文献
-
描述:《十三经注疏》是研究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文献。据清人钱泰吉统计,经文本身除去篇名,共有647500多字。全书共416卷,其中有: 《周易正义》10卷,经文24270字; 《尚书正义》20卷,经文25800字; 《毛诗正义》70卷,经文39224字; 《周礼注疏》42卷,经文45806字;
-
左右史分职说质疑
-
作者:景爱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右史 太史 内史 左史 质疑 记言 周礼 外史 正义 孔颖达
-
描述:左右史分职之说,初见于《礼记·玉藻》,有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唐孔颖达《周礼正义》进一步发挥了此说,认为左史即太史,右史即内史。《周礼正义》引熊氏说云:"太史记动作之事,在君
-
西周的“业分而专”探析
-
作者:张一农 来源:吉林财贸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经济 生产关系 封建领主 经济管理思想 探析 生产方式 地主 领主经济 公元前 《周礼》
-
描述:主经济转化时期;战国(前475——221年)是封建地主经济确立
-
唐传奇中的男性角色类型
-
作者:刘艳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传奇 男性角色 “传奇” 唐代小说 代名词 虞集 文辞 韵
-
描述:生活气息,完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精致细腻的人物刻画。充满脂粉气和幽冥玄怪意味的士子妓女、仙人狐鬼之恋在唐传奇里占了很大的份额。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诗话”条说:“唐人乃有单篇,别为传奇一类。”唐传奇的独立成篇是小说史上的一大转变,昭示着小说的自觉。以人神、人鬼相恋之事为例,六朝小说并不以神鬼为虚造,所记仙凡和幽明之殊,都是“史”一类的。唐传奇中的神仙人鬼则不同,他们可以被作者任意驱遣,文笔精细曲折,所叙之事首尾俱全,波澜迭起,不止一点断片的谈柄(参鲁迅《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正因为“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不仅留下了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为文苑贡献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形象。本文即探讨唐传奇中的部分男性角色,就其中较为突出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