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9)
图书(21)
报纸(15)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6)
2006(2)
1997(2)
1996(3)
1994(7)
1987(2)
1986(3)
1981(2)
1974(2)
按来源分组
文献(2)
当代传播(2)
破与立(2)
文博(1)
语文知识(1)
写作(1)
奋斗(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语文教学通讯(1)
滁州学院学报(1)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十)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玄注  清代学者  古籍出版  中华书局  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释义  祭祀  上册 
描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礼注疏》上册,第139页。)公彦:“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三)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  例析  礼记正义    《礼记》  孔颖达  卿大夫 
描述:闲来诵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翻检《辞源》(修订本),时有所获,又有所疑。兹将管见若干,仍条析于下(《例析(之一)》、《例析(之二)》,分别见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002年第1期)。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十一)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大学出版社  周礼  郑玄注  礼记正义    上册  孔颖达  三礼  释义 
描述:,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郑
陆佃《尔雅新义》与邢昺《尔雅》比较研究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注疏  尔雅  比较研究  注释  宋代  方言  解题  北宋  成就 
描述:有宋一代,为《尔雅》作注的代表有三家,即邢昺《尔雅注疏》(以下简称《》)、陆佃《尔雅新义》(以下简称《新义》)、郑樵《尔雅注疏》。由于他们各自的学术背境不同,因此这三家注疏也大相径庭,在注疏方式
《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作者异说考辨
作者:黄细嘉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张际亮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经世致用思想  考辨  塞漏  鸦片问题  严禁论  抵抗侵略 
描述:《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作者异说考辨
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
作者:王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学术专著  中国修辞学史  王安石  欧阳修  柳宗元  韩愈  教授  “唐宋八大家” 
描述:一部开创性的学术专著──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举要》王捷千百年来,赞誉之声不绝如缕的唐宋八大家古文,素被人们奉为文章圭臬。如今竟有人对它们的某些修辞现象提出异议,此人就是享誉国际学术界
令山西高等法院院长邵修文据呈报永济县脱押犯李焕章情形由(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公报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令山西高等法院院长邵修文据呈报永济县脱押犯李焕章情形由(
于修订处见精神——读郑子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举要》
作者:濮侃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论  修辞学史  王安石  修辞学者  欧阳修  柳宗元  陈望道  中国文学史 
描述: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郑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它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名人名篇的迷信,而且为读者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古文的本意提供了方便,为繁荣学术研究、弘扬祖国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子瑜先生研究的新成果: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
作者:林兴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子瑜  修辞学家  新成果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师说》  《中国修辞学史稿》 
描述:中指出韩愈《师说》中的文气不相接之处。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虽然指出韩愈的散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