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08)
报纸(694)
学位论文(171)
图书(156)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10)
地方文献 (45)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442)
2011(506)
2010(492)
2009(449)
2008(380)
2006(324)
2004(219)
1993(113)
1989(107)
1937(6)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41)
晋阳学刊(16)
成才之路(7)
博览群书(7)
中华儿女(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现代史学(1)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
中国古代人才学思想的范畴
作者:肖华忠 郭慧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人才学  人才标准  我国古代  政治家  人才思想  王安石  选拔人才  德才兼备  《纲鉴易知录》 
描述:中国古代人才学思想的范畴肖华忠,郭慧芳一、关于人才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人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我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中说:...
事业兴衰须从用人上立说:人才问题古今谈
作者:卢希悦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  用才之道  尊重人才  贤才  尊重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司马相如  王安石  建设事业 
描述:事业兴衰须从用人上立说─—人才问题古今谈卢希悦古往今来,多有在人才问题上导致事业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正因如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对人才问题的认识更有新的深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
古代文学家别称漫谈
作者:景遐东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陶渊明  别称  欧阳修  杜甫  《说文解字》  李商隐  孟浩然  王安石  郡望 
描述:古代文学家别称漫谈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与科举取士
作者:陈频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  科举取士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帝  儒家学说  科举制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考试制度 
描述: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与科举取士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赏析
作者:白敦仁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王安石  江湖  《韵语阳秋》  腐鼠  《登楼赋》  社会历史条件  《文选》  天地  知识分子 
描述:李商隐《安定城楼》诗赏析
应用文发展的历史巅峰-中国应用文发展史系列论文之三
作者:李凯源  来源:天津商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史  巩固统治  欧阳修  应用文写作  王安石  公牍文  政治家  唐太宗  文书  五代十国 
描述:应用文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剧烈变革,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至唐、宋,政治较为开明,条件宽松,应用文的发展达到了历史巅峰。帝王、官吏的公牍文书成为巩固统治的有效工具。文人应用文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文风日新,风格多样,人才辈出,佳作如云,堪称后世典范。
两种文化的背后
作者:王利器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种文化  颜氏家训  红楼梦  王安石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北京大学  水浒  复连  解释  西藏 
描述:这个问题,是我积年通过体验和感受,逐渐形成的初步观点,爱最录之,以为他日治两种文化之要删。一霍克思译《红楼梦》当年,日寇投降,北京大学复员,我应聘
毕生的追求:郭沫若“人民本位”思想述略
作者:菲雯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人民本位  王国维  闻一多  蒋介石  人民意识  《讲话》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抗日战争 
描述: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的功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他的等身著作在“人民本位”思想的光耀下永载史册。
杜甫诗兼蔡琰风骨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蔡琰  杜甫诗  《悲愤诗》  王安石  变化发展  赵次公  七歌  安史之乱  沈德潜 
描述:杜甫诗兼蔡琰风骨曾亚兰杜甫博览群书,作诗善学古人,兼取众长,兼学众体,其诗千汇万状,熟古熟杜者自知其味。杜集中有不少骚体气韵,有些名篇力作兼具蔡琰诗风骨,后世对此多有所识。杜甫师法蔡琰,前人朱熹、钟惺、申涵光、仇兆鳌、沈德潜、施补华、费锡璜等皆各有论...
薛苍舒考论
作者:蔡锦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次公  集注》  补遗  杜诗学  蔡梦弼  艺文志  注杜  《草堂诗笺》  王安石  刊误 
描述:薛苍舒考论蔡锦芳薛苍舒和薛梦符这两个名字,是频频见引于各杜诗注本的。从宋郭知达的《九家集注》到清杨伦的《杜诗镜铨》,许多名家名本都同时引有两家的注文。有的认为薛梦符就是薛苍舒,但更多的则认为薛梦符与薛苍舒是两个人。那么,这两个名字到底代表着一个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