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2)
学位论文(42)
报纸(32)
图书(2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6)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2)
2011(49)
2008(44)
2005(25)
2004(35)
2002(28)
2001(15)
1996(18)
1994(20)
1987(26)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名作欣赏(12)
文史知识(8)
百花文艺出版社(4)
文学自由谈(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戏剧艺术(1)
时代青年(悦读)(1)
语文世界(初中版)(1)
大理(1)
《三字经》——孔孟复辟之道的“启蒙经”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农民起义  封建社会后期  历史背景  宋王朝  女真族  统治集团  北宋  大地主阶级  劳动人民 
描述:为了维持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和支付每年向金进贡各二、三十万两正的银绢,变本加厉地在国内勒索。北宋时全国计有三百二十个州,到南宋仅余一百七十个州,然而南宋的统治者每年榨取的民脂民膏却达
法家沈括和他的科学成就
作者:柳树滋  来源:中国科学A辑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成就  王安石变法  修正主义路线  科学技术  北宋  政治立场  世界观  自然科学  现实意义  儒法 
描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中国古代的农田淤灌及放淤問題——古代泥沙利用問題之一
作者:姚汉源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黄河流域  北宋  淤田  放淤  潘季驯  刘天和  熙宁 
描述:水利的主要內容之一,规模很大,但效果不能巩固維持。北宋以后,只有劳动人民长期保持这一良好經驗,統治阶級的官史和水利名家一般不予重視或片面的加以反对。放淤除用以肥田外,河工还可用以巩固堤防(本文只談
宋代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反对榷茶
作者:吕维新  来源:茶叶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榷茶  商品经济  宋代  唐宋八大家  浙江茶区  北宋  反对  农产品  江西 
描述:的茶事
古代廉吏拒贿术
作者:李俊主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吏  北宋  古代  王安石  政治家  清廉  明代  苏轼  宝贝  行贿 
描述: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深入反腐倡廉的今天,重温一些古代廉吏的拒贿法术,对于我们弘扬为官清廉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当不失为一剂良药。
文港毛笔
作者:駱國駿 朱明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私塾  高中  近千年  晏殊  毛笔  北宋  晚清  文房  故事 
描述:辭賦高中進士,有人探問晏殊何以得此殊榮?晏笑指手中筆盒,說:“此乃文港之筆助我也。”於是乎,文港筆聲名遠播。晚清時期,文港鄉前塘村有一姓
《游褒禅山记》简析
作者:袁宏轩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政治家  大地主  北宋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公元  游记  自然段  官僚地主 
描述:地主阶级的利益,抑制和打击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兼并行为,客观上对生
趣味阅读三则
作者:林克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宝塔诗  毛泽东  北宋  七言诗  聪明  宰相  阅读  趣味  分辨 
描述: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雩(元泽)自幼聪明过人。几岁时,有个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一个笼子里来问王雩: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雩从未见过獐和鹿,分辨不清,但他却没有被这个
宋代的军将和军大将
作者:陈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押运  王安石  鹤林玉露  身分  北宋  名称  地位  节度使  宋太宗 
描述:军将、军大将的名称,在宋代文献中并不罕见,仅从字面上看,颇有军中将领、乃至大将之意,初次接触这些字眼的人容易产生这样望文生义的错觉,那么,军将及军大将究竟为何职、其身分和地位又是如何的呢?
说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作者:钟振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桑  晏殊  时新  燕子  珠玉词  士大夫  北宋  民歌  心理独白  风味 
描述: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士大夫阶级的高雅、闲愁气息甚浓。但也有例外,如《破阵子》就清新而欢快.略具民歌风味: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