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历史与现实合理交融:以《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的教学实践
-
作者:张倩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王安石变法 历史教学 引导学生 历史课堂 情景体验 历史事件 历史思维能力 思考 探究能力
-
描述:何拉近历史与现
-
《醉翁琴趣外篇》的真伪与欧词的历史定位
-
作者:王水照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篇 柳永 晏殊 精英文化 士大夫 历史定位 望江南 范仲淹 今本 作品
-
描述: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
-
《容斋随笔》对王安石形象的历史书写及其影响
-
作者:范建文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容斋随笔 王安石形象 书写 影响
-
描述:《容斋随笔》通过对王安石的个人形象、王安石政治及王安石学术的历史书写,形成了自己的王安石历史形象。《容斋随笔》阐释下的王安石历史镜像,既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也对当时及后世王安石的历史形象
-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二) 古代弓和矢的发展历程
-
作者:陈明远 金岷彬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弓矢 木矢 竹矢 石簇 箭杆 甲骨文 周禮考工记 岩画 弋射
-
描述:矢为木制或竹制且无镞。本文考证:殷墟甲骨文已有"弓"与"矢"等字,甲骨文"弓"字象形,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主要区别在无弦的弓"单、弹"和有弦之木弓"引、射、弜等"。进一步诠释《周禮·考工记》中的古代制造弓矢的技术,并通过民族学及岩画的调查,探讨弓矢对于游牧民族的重大意义;并探讨先秦时期竹制的兵器竹弓、竹箭杆、竹矢箙、积竹柄、古代的"弋射"和"弩"以及史前遍布世界各地的"箭杆矫正器",从而进一步论证"木-石复合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
浅析“目标分层”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王安石变法”一课为例
-
作者:范斌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标分层 历史教学 王安石变法
-
描述:"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依据,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各个层次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
古代赋役制度改革与户籍档案
-
作者:彭晶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户籍档案 制度改革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 赋役制度 古代档案 专门档案 《周礼》 战国时期 历代王朝 社会发展 关系问题
-
描述:古代赋役制度改革与户籍档案
-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
描述:制约的。鉴于此,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审美原则中的真也往往受善制约,从而显示了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的独特性。
-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体系中传统思想与反传统思想的统一——兼论中
-
作者:陶一桃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反传统思想 传统经济思想 儒家传统 中西方文化 心理结构 儒家经济思想 王安石 崇古 思想家
-
描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体系中传统思想与反传统思想的统一——兼论中
-
一部开创性的中国史著作──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
-
作者:苏晋予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治安 制度史 中国史著 社会治安 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史 《周礼》 编著者 中青年学者 研究领域的拓展
-
描述:一部开创性的中国史著作──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评介苏晋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学科的分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以往不曾有的或不被重视的学科会脱颖而出
-
中国古代的农田淤灌及放淤問題——古代泥沙利用問題之一
-
作者:姚汉源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黄河流域 北宋 淤田 放淤 潘季驯 刘天和 熙宁
-
描述:水利的主要內容之一,规模很大,但效果不能巩固維持。北宋以后,只有劳动人民长期保持这一良好經驗,統治阶級的官史和水利名家一般不予重視或片面的加以反对。放淤除用以肥田外,河工还可用以巩固堤防(本文只談肥田問題)。古代淤灌和放淤的实踐中,在技术上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可分为四类:1.錯誤及事故;2.引水和输水的技术問題;3.其他放淤技术問題;4.和其他水利措施的矛盾等。从古代淤灌和放淤的經驗和提出的概念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諭和引起一些設想,如:泥沙有可以利用和应当利用的一面,淤灌和放淤是控制利用泥沙的措施之一,淤灌可能防止次生盐碱化,主要的是淤灌和放淤技术問題应当大力研究解决等等。